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走近新职业】社区网格员刘敏:穿楼进户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走近新职业】社区网格员刘敏:穿楼进户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2022-11-13 22:15:42
分享到:

扫码看视频

刘敏到老人家走访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张晴悦) 11月10日上午9时,明宫社区当天的核酸采样工作结束了,49岁的刘敏却没有因此闲下来。

作为该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她接下来还有一堆事要干:接待来访群众,对接相关部门,帮助群众处理各种问题;深入小区巡查走访,一方面排查卫生死角、安全隐患,一方面记录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上午11时,接待处理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后,刘敏穿上网格员的小马甲,再次出发了。

排查隐患入户走访

明宫社区位于西安市新城区自强路街道,面积不大,但因部分区域正在拆迁,环境复杂,居民也以老年人居多。

“冬天来了,拆迁区域没有双气,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住在这里的独居老人们,每天都要去看一眼。”一边往该区域走,刘敏一边向记者介绍起自己这份工作的主要内容,“像这一排房子,虽然已经拆成了‘空壳子’,但因为能勉强遮风挡雨,有时候会有一些流浪人员在里面住,甚至生火做饭,而旁边堆放的垃圾里有不少易燃物,我们就得看得勤一点,以免引发火灾。”嘴里说着话,刘敏已经踩着一地垃圾,挨个趴到房门口往里面打量。

继续往前走,她又发现了一处隐患。“这有个下水井盖不见了,我昨天发现后搬了个别人不要的旧沙发堵上了,这谁又把沙发搬走了,就给上面放了两块薄木板。”她念叨着,“这可不行,万一有人踩上去断了咋办。”

很快,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一根废弃的拖把棍加上红色塑料袋,插入井口做临时“警示标志”,再给木板上覆上一层更显眼的黄色挡板。“暂时先这样处理一下,回去就催促赶紧给这加个井盖。”

一圈巡查结束,刘敏来到了独居老人田大爷的家里。

“大爷,社区今天上午给独居老人送暖手袋,你收到没有?还缺啥不?”

“收到了,啥也不缺,感谢你们的关心,有啥事都想着我……”田大爷告诉记者,刘敏一个月至少来他家五六次,自己对这个“网格员”十分满意,“平时有个啥需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还每次都叮嘱我安全问题。”他指着自己房里的电炉子笑言,“就这炉子的事次次说,让我做完饭及时断电,晚上不要用。”

从等“问题”到发现“问题”

记者了解到,排查隐患、入户走访,正是刘敏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目前,她担任明宫社区的网格员已有两年时间。

“我来社区工作已经十年了,此前就负责普通的居务工作,处理一些社保之类的民生问题,担任网格员后,虽然还是服务群众,但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上还是有一些变化。”刘敏举例,“比如以前可能更多是坐在办公室里,等群众上门来反映问题,我们再处理问题。而现在是我们主动走出去、沉下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可以说将政务窗口‘搬’到了群众家门口,提升问题处理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的跑动次数。”她表示,工作内容上的变化,则是由“单一”变得“多样”,群众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网格员反映,我们都会尽可能地去处理。

刘敏介绍,每天网格员需要在网格化管理APP上以日志形式上报当天的巡查情况,如实反馈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没解决的网格长(基础网格的网格长通常是社区书记)可参与协调处理,最后汇报给纵网中心也就是区上。”她表示,这种基于大数据的管理手段,使得问题的处理更加快捷高效,可谓“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也因为深入群众中间开展工作,两年下来,刘敏在辖区大部分居民跟前都混了个“脸熟”,拆迁区域目前在住的更是人人叫得上名字。她常说,网格就是自己的“阵地”,要用脚板织密防护网,以行动筑牢防控墙。“网格员就是这样,得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才能把工作做实、做细,更好地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解码新职业:网格员是将居民信息数据化,服务社区居民的群体。他们巡查、核实、上报、处置市容环境、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置。

(编辑: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