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争耀)“本年度发掘区集中于石峁遗址皇城台顶的西部,经确认为一处石峁文化时期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命名为‘皇城台墓地’。”1月12日,在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邵晶透露,目前已发现确认石峁文化时期墓葬19座,其中土圹墓14座,石棺墓5座,石墙多道。
位于陕西榆林神木市的石峁遗址,雄踞在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主体为距今约4000年的石砌城址,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皇城台墓地”由一道宽约4米的石墙与皇城台建筑分布区隔开,土圹墓集中分布于发掘区中部和西南部两处区域。西南区的7座墓葬连排分布,除一座为南北向外,其余均为东西向。墓葬结构相似,平面形状为圆角长方形,口小底大,墓室面积普遍超过10平方米,深3.5~4米。墓葬普遍使用木质棺椁,由榫卯套接而成,已朽为灰痕。墓内普遍有殉人,殉1~3人不等,还发现殉狗。因遭严重盗扰,墓主葬式已不详。在墓圹北壁中部普遍设置有壁龛,但多数器物已被盗,仅个别墓葬内壁龛未遭破坏,出土有整套完整陶器,器形较小,部分器表有红色彩绘。在个别墓葬棺内及盗洞中发现有少量玉器及残片,可辨识有钺、凿、环等。在西南区墓葬的周围发现存在建筑遗存,在连排墓葬两侧使用南北向的平行石墙界定墓葬的范围,应该是与周边东西向石墙相连,围成大规模的墓园。中区墓葬规模略小于西南区墓葬,多有木质葬具,墓主人骨已无存,墓内多有殉人,一般仅殉葬1人,墓上未发现石墙及建筑遗迹,显示出等级低于西南区墓葬。石棺墓规模均较小,零星分布于土圹墓之间,从层位判断,年代晚于土圹墓。石棺用扁平石板拼接而成,仅可容身,墓主人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均无随葬器物。
邵晶表示,本年度发掘的“皇城台墓地”仅揭露出一角,相较于之前在石峁韩家圪旦地点、府谷寨山遗址发现的墓葬,皇城台墓地发现的石峁文化墓葬规模更大,为目前所发现等级最高的石峁文化墓葬,确定为一处高等级贵族墓地,成排墓葬及围绕墓葬所建的整齐石墙表明石峁文化的高等级墓葬已有成熟的规划意识和墓上标识性建筑,具有墓园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