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图集】【新春走基层】年画上木版 非遗传承人刀下生花贺新年

【图集】【新春走基层】年画上木版 非遗传承人刀下生花贺新年

2023-01-21 19:36:16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文/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白懿心 刘天谕 图/记者 马昭)1月18日,当记者走进西安非遗保护协会木版年画传承人马萌家时,不由被各种“小玩意”吸引——泥塑挂虎、皮影、马勺脸谱等点缀着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显得活泼有生机。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木版画制作的工具、图纸以及一些塑像,墙上几张橘底红墨的家宅六神年画,格外引人注目,马萌告诉记者:“这些是为今年过年准备的,有门神、灶神和财公财母。”

5年前,马萌放弃了十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决定潜心制作木版年画,投身于自己的热爱,成为一名专职的版画家。他喜欢这门手艺中的变化性,纸上画出,木版上刻,油墨印刷,触感一变再变,相当独特。

贴年画是家家户户春节的习俗之一,所以年画也就成了木版画的重要范畴。马萌所做的主要是复刻(明清)传统的木版年画,将老的版画内容新做,把其中的传统艺术和民俗内涵传承下来。他结合当地特有的民间故事和民俗文化,制作不同的版画内容,如驱邪逐恶的秦琼和敬德、钟馗;祈福美好心愿的“状元进宝”、迎财神赵公明等。为了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他将自己的作品和现代卡通相融合,灵动、可爱却不失传统、喜庆。“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更需要与时俱进。”马萌如是说。

版画制作最难的一步是“刻”,要使用不同的刻刀刻不同的线,木版材料不同要求也就不同。马萌回忆:“一开始木刻练习问题不少,有时候刻刀贴不到线、对不准,有时候反复断线、修断线。”一幅60cm左右长宽的木版年画,他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每天拿出6个小时伏案练习。

今年是马萌制作木版画的第6个年头,随着手艺的娴熟,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他,开始挑战一些更有难度的复刻作品。不断挑战自我,磨炼心性,他说自己享受其中。

除了年画,木版画的功能是多元的,其中,藏书票也是木版画另一个重要艺术载体。最近,马萌为一个藏书票艺术展览设计了一款癸卯年新财神形象的藏书票,融合了戏曲脸谱、卡通动画等元素。“将传统技艺融合现代元素,其影响力才会更大,艺术生命力才能更。”

马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有自己的思考:“要想把古老的东西发扬光大,必须使用各方合力,线上、线下相结合。”2022年7月,他发起“印见长安”,为木版画寻找适应当下环境的新赛道。用他的话说,“这个‘印’是一个动词,用心印、用手印、用眼印,让更多人接触和触摸木版画。”

闲暇之余,马萌制作并发布了大量的木版画视频,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并产生兴趣。线下,他则参与举办各种研学项目、文化活动,给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讲授技艺,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编辑:许可)

(责编: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