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解春霞 记者 阮班慧)60岁的严女士春节期间突然发起烧来,吃药后发烧症状有所缓解,但逐渐出现咳嗽、胸痛、气短症状。前往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双肺肺炎伴右侧胸腔积液。
入院后,医生给予严女士采取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治疗,两天后复查胸部B超,右侧胸腔探查可探及液性暗区,范围约10.7cm×5.1cm×8.1cm,并且可见较多分隔。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初步判断严女士的胸腔内已经形成了包裹性的脓腔,而脓腔里面装着的脓液估计达几百毫升,这也是造成严女士胸痛的原因。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组对其目前病情及治疗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传统的胸腔积液治疗方案首先应该行胸腔闭式引流,而患者由于胸腔积液分隔多,胸腔积液黏度增加,采用传统方法可能出现引流困难,从而导致病程延长,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产生的治疗费用也会增加。
还有一种选择,可以进行外科胸腔镜或外科开胸手术治疗,但这都需要全身麻醉,而且费用昂贵。经过讨论,医生们决定为其开展一种新的治疗术式——内科胸腔镜。内科胸腔镜可在意识镇静下局部麻醉下进行,是一种安全、微创的内窥镜技术。它可以机械地打破胸膜腔内的分隔,松解粘连,有利于胸腔液体的引流、灌洗和有针对性地放置胸管。
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知情同意后,完成一系列术前准备,次日在手术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为严女士开始行胸腔镜探查+胸膜粘连分解术+胸膜活检术。
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铺巾,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同时予以镇痛,于腋后线第6肋间处切开2cm的小切口,将套管针沿肋骨上缘垂直刺入,钝性剥离皮下各层至胸膜,置入穿刺套管,拔出针芯并迅速将胸腔镜经套管送入胸膜腔内。镜下可见胸腔内大量纤维组织粘连形成。
进镜后观察脓液性状及分布,依次观察纵膈、脏壁胸膜及横隔,可见胸腔内大量纤维组织粘连形成。用活检钳破坏并去除粘连带,同时注意观察胸膜炎症反应,分离粘连时特别小心仔细,及时有效处理出血。探查中发现前胸壁可见少许干酪样坏死,取部分坏死组织送病检。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镜下精细操作,手术顺利完成。从患者的胸腔中共灌洗出600ml脓性积液,剥离出大量粘连纤维条索。缝合切口并留置胸腔引流管接闭式水封瓶。
术后,严女士的生命体征十分稳定,胸痛、胸闷气短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返回病房后继续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治疗,持续胸腔闭式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