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朱尔曼 记者 阮班慧)2月6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上海荻硕贝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的国家医学中心共建项目“西安荻硕贝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产基地建设开工仪式在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聚集基地举行。
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薛武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鉴定和抗体监测是移植最基础的技术,但长期以来,我国应用的试剂及检测平台均依赖国外进口。本项目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共建项目,就是要解决这个“卡脖子”问题,项目已完成技术研发,下来在我们自己的基地做产品研发和生产,并拓展到做器官移植的基础研究到临床检测的研产,提高器官移植的临床诊疗水平,做好器官移植“中国模式”的体系建设,引领未来。
上海荻硕贝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仲征表示,荻硕贝肯与教授薛武军团队长期合作,致力于开发研究符合中国人群遗传特征的HLA抗原和抗体检测产品及相关检测平台。本项目是双方在前期合作基础上构建的产业化平台,希望双方不断加强合作,加大力度开发新技术,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为推动我国器官移植、血液病移植事业做出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表示,这个项目意义深远重大,是医学人、研发人、产业人通过自己努力,向世界舞台中央奋进历程的体现,代表着在器官移植领域沿用西方的一些标准、试剂将成为过去,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将提供中国的方案、中国的标准、中国的技术,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项目产出新的、更大的成果。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主任杨戎表示,国家医学中心共建项目落地高新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聚集基地,感到使命光荣,希望通过本次项目顺利实施,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荻硕贝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能够进行更多合作发展,衍生出更多产业化项目落地高新。
供受者HLA配型和抗体监测是影响移植效果最重要的基础技术,目前我国应用的试剂及检测平台均依赖国外进口,而且对中国人群HLA型别覆盖率的偏差和漏检率高,既存在“卡脖子”风险,也有适用性和应用效果问题。
本项目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上海荻硕贝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符合中国人群遗传特征、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HLA抗原和抗体检测产品及相关检测平台,打破国外垄断。
本次项目落地,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上海荻硕贝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聚集基地建设的项目转化平台,承接国家医学中心项目的落地转化,开展HLA分型鉴定和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开发与生产、器官移植排斥监测与预警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