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零零后”藏族大男孩西安造“新耳”

“零零后”藏族大男孩西安造“新耳”

2023-02-10 16:07:03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很期待三个月后弟弟的‘新耳朵’。”说着不流畅汉语的藏族小伙多吉(化名)腼腆地微笑着。在病床上的弟弟扎西(化名)今年20岁,他刚在西安完成了一期皮肤扩张器植入手术,右耳后的皮肤微微隆起,不通汉语的他用藏语说“日故”(期待)。

生长在青海省的藏族男孩扎西,一出生右耳就“小耳畸形”,起初家人以为是耳朵没长大,但后来耳朵始终没有变化,便带扎西到西宁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先天性耳郭发育畸形”,俗称“小耳畸形”,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尚且无法弥补。一家人失落地回到家中。他们不想放弃,每隔段时间会再去医院询问,扎西19岁时,有医生建议去西安做“耳再造”手术。

2023年春节刚过,多吉便带着弟弟动身来到西安。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听了院长郭树忠教授例行的耳再造科普讲堂,见到众多拥有了新耳朵的“小耳宝宝”后,他们确信自己找对了地方,扎西眼里流露出期待的光芒。

世界每年约有500万先天缺陷婴儿出生,85%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至120万,而像“先天性耳郭发育畸形”这样有外貌残缺的孩子,一定程度上会在成长中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或多或少会给他们幼小心灵留下阴影。

郭树忠教授例行科普讲座

30余年的耳再造经验,郭树忠成为“拿刀的心理医生”,他在与患者的相处中发现,除了生理上的修复,小耳畸形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创伤更不容忽视。

扎西家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以放牧为生。哥哥说,由于“小耳朵”,父母担心扎西被欺负,并没有送他去上学,儿时看着兄弟姐妹背着小书包上学,日落而归,他羡慕极了。藏语中“小耳朵”被称作“耳那”,村子里还有和他一样的“耳那”,扎西并没有被孤立,可在成长中逐渐意识自己的不同后,扎西渐渐变得寡言少语起来。拥有完整耳朵是他的愿望,更是全家人的愿望。

师俊莉主任主刀埋入皮肤扩张器

医院决定为扎西做“全包法耳再造手术”,手术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扩张器植入术”,由美容外科主任师俊莉主刀。她在患者残耳后埋了一个“气球样”的东西,叫“皮肤扩张器”,等患者回家自行注水护理三个月后,再进行二期“耳廓成型术”。到时将采用患者的部分肋软骨,由郭树忠教授亲自雕刻成“再造耳”的“骨架”,再植入扩张好的患处皮下,利用娴熟的临床创新技术,形成形态逼真的“再造耳”。

郭树忠教授查看扎西(化名)术后皮肤扩张器情况

在整形医院病区,语言障碍并没有阻挡住郭树忠教授耳再造团队人员的热情,他们用专业的医疗服务让藏族兄弟俩放心与安心。他们带兄弟俩熟悉医院的环境,温馨备至的呵护,扎西和哥哥在异地他乡一点也没感到孤单。

2月7日,扎西和哥哥已经离开西安,让我们一起期待三个月后这个“零零后”藏族大男孩的“新耳朵”吧。

(编辑: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