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丁忠发:只干不说的大兴后勤人

丁忠发:只干不说的大兴后勤人

2023-02-14 08:24:22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人到知天命的年纪,河流入海,大部分人归于平静与家庭,但来到西安大兴医院的丁忠发,生活和工作像拧紧了的发条,停不下来,他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大兴后勤人。

后勤团队扛起的大兴大楼

医院小到电梯运行,大到水电走向消防安全,25层的大兴综合大楼,在丁忠发眼里是立体的、透明的。他知道每处线路的走向,知道每部电梯的运行情况,知道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医院大楼的角角落落,在丁忠发面前都无处躲藏,他对医院的每一处状况,甚至比自己家还熟悉。

在大兴医院,医疗安全是核心,丁忠发带领的后勤保障就是基石。丁忠发身上有很强的军人气质,说话做事内敛、果断、思路清晰。入伍后在高原部队服役。2019年5月,丁忠发在好朋友贺建军的邀请下,来到大兴,带着7个人,为医院的后勤保障做坚实基础。“做后勤并不容易,压力很大、工作节奏很快、头绪很多”,2018年是丁忠发的退休之年,对于一个工作了大半生的军人来说,他选择按照惯性继续工作,用自己的经验和经历,扛起医院的后勤保障。

一上任就雷厉风行,多管齐下,实施一系列的措施改善医院环境,仅2019年7个月,丁忠发牵头的工程改造大大小小就有17项。

2019年6月28日晚,医院22楼管道爆裂,丁忠发深夜赶到医院,好在当时病区患者不多,他和同事一起把病床推到其他房间,然后清理积水,忙完已经是凌晨了。“在医院里,后勤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一点点小情况,都会让病患产生恐慌和不安。”当时他就想,一定要把大楼改造好,绝对不能出现一点问题。

左一为丁忠发副院长

初来医院时,楼里的两部自动扶梯并行上下,类似商场的那种,到诊室常常需要绕一大圈,对患者来说十分不便,但由于室内改造,涉及安全施工、噪音等种种原因,改造起来难度非常大。在贺建军院长的带领下,丁忠发带着大家集思广益,一再研究探讨,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把两部并行电梯改成了人字行,交叉行驶,提升了电梯通行效率,也减少了患者就诊中不必要的来回路程。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后勤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在机关干部内心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干,就要干好,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电梯转向这个工程,随后被改编成了小品《拆电梯》在医院迎国庆晚会上演出后,全院上下都感受到了院领导做事的决心和干劲。

2020年,在丁忠发的领导下,医院后勤保障大项目改造25项,他每天早上6点10分准时起床,7点前一定会出现在办公室,除了综合大楼,他每天还要到东院区转两趟。在丁忠发眼里,水系统、电系统要时刻关注维修,严谨、细心是后勤保障必不可少的能力。

右一为丁忠发副院长

为进一步改善医院就诊环境,医院先后对放射科、功能科、妇产科门诊等进行了装修改造,明亮宽畅的就医环境不仅患者舒适,医生们也喜欢。对中央空调管道和消防水电系统进行了整改维修, 对污水站进行升级改造。定期维修保养,设备的故障率明显下降。 

在医院东院区的翻新改造工程中,为了开通供热,从8月开始,他先后到热力公司、设计院、规划局、地铁办等8个部门协调办理市政供热手续,费尽周折。他说:“11月21日热力公司开阀供热后,我们心中一直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这种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心尽力的精神让人由衷地钦佩。贺院长多次说,有老丁在,他心里踏实。 

疫情考验下的后勤

“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必须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多动脑多想办法”,这是丁忠发经常跟后勤团队“唠叨”的话。后勤保障的整改措施不仅体现在环境改善上,还直接体现在疫情期间保证医生患者安全的防控之事上。

2020年1月22日,医院大多数行政人员已经放假,疫情爆发,莲湖区通知大兴成为首批医学观察定点医院,丁忠发带着后勤人员在董事长李振斌的指挥下连夜将东院区大楼腾空,改造为隔离病房,当晚就接收了9位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效率之高,速度之快,让卫健局的领导体验了什么叫“大兴速度”。

疫情期间,大兴作为接受确诊病患的定点隔离医院,后勤保障格外重要。“所有人都在餐厅吃饭,后来为了避免感染,我们送饭到病房。”当时恰逢过年,由于放假餐厅只有十几名工作人员,回家的人来不了,在医院的人顾不上,几千人的吃饭问题都需要解决,回忆那段时间,丁忠发感慨“非常难”,但整个后勤保障团队顶住了。

一个优秀的后勤保障团队,一定是经历过无数次捶打,才能锻炼出疫情期间临危不乱,顶得住压力的硬核作风。在西北工作了几十年的丁忠发很珍惜现在,他常说:“以前待的环境很艰苦,现在再大的困难,跟那时比起来都不算啥。”

一个后勤人的视野

职能越多,责任越大,丁忠发的视野和格局也更加广阔。一方面,他一直在研究电梯信息化运行。现在,大兴医院问诊患者、住院患者、陪人家属等持续增长,加上员工,每日人流量超过7、8千人,电梯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整栋大楼有10部电梯,按说已经不少了,但分布比较零散,第一次来就诊的患者看到的只有大厅两侧最显眼的四部,很容易扎堆。春节过后,院领导和丁忠发一直在探讨解决电梯压力的办法,“节能电梯、信息电梯是一定要走的路子,集中统管电梯也非常必要,一边靠智能手段,一边靠人工调控,让电梯得到充分有效使用。”

另一方面,医生患者的吃饭问题也是重中之重。大兴医院的餐厅在楼顶,饭点儿电梯容易扎堆,经常会出现做好饭之后运送不下去,想上楼吃饭的人上不去的情况。现在,已经采取了“错峰吃饭”的措施,餐厅11点就开饭,医院行政科室和手头不太忙的科室可提前去吃饭,减轻电梯压力,给大家节约时间。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危重病人和手术病人数量逐渐攀升,在为部分科室送盒饭的同时,餐厅又先后为手术室、ICU送饭到科室再分餐到个人,让一线人员在辛苦劳顿之后吃上热乎的饭菜。 

前一段时间丁忠发去天津第三医院进行了考察,看到他们的个性化保障就餐深受启发。“人性化饮食保障,就是要让患者住院感受更好。”丁忠发说,医院里经常会出现不同饮食需求的人,比如刚做完手术只能吃流食的患者,空腹体检或做内镜的患者,以及一些特殊饮食患者,人性化饮食保障则是让这些不同需求的患者随时都能吃到适合的饭菜,“在餐厅留值班的人,针对错过时间点的患者,可以电话或者微信上订餐,这个是接下来要考虑的一件事。”截止发稿,网上订餐这件事已经在做了,患者反响很好。具体执行的一些细节,丁院长还在带着大家边实践边完善。

在丁忠发看来,科技可以让后勤的保障更为精准,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眼里有患者,能够替患者着想,“后勤不只是对自己的员工,更要对患者。”

后勤保障虽然是幕后,但却是所有人感受最直观的一项工作,“地不干净,饭不可口,是人人都能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丁忠发说,作为一个后勤人,要腿勤嘴勤,只有多跑、多看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了还要勤沟通,还要回头看看改了没有,“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婆婆嘴”丁忠发笑着说。

后勤保障工作枯燥,丁忠发却不觉得厌倦,他始终认为,自己不仅要做领导者,还要做组织者,实施者,更要亲力亲为。

有句话,田螺壳里做道场。如何让整个大楼运转有序高效,他也有自己的打算:用更加科学的方式管理医院后勤,让后勤系统的运行畅通且方便,对他来说,做好医院后勤,这是一门和医学一样精细的科学。(西安大兴医院供稿)

(编辑: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