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马佩佩 党运)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更是教育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助力教育持续生长的有力抓手与不竭动力。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二学校一直以来坚持科研兴校,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刘建玲主持的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传承关中农耕文化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2月17日,泾河二校组织召开课题开题仪式,向专家汇报课题情况,专家们现场就本次课题内容进行点评与指导。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玲,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第二学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权小红,西咸新区教育体育局综合教育部干部付雅洁出席活动。
吴积军宣读《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立项通知》并颁发课题立项书。
刘建玲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就课题设计的主要概念、课题研究价值分析、课题研究内容、课题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课题组织与分工、课题研究进度、课题预期成果进行解读。
点评环节,吴积军对课题研究的思路表示肯定,他说,本课题能挖掘农耕文化里面的智慧进行创新,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做法。课题思路清晰,与党的育人目标相契合,符合课题研究对象的年龄特点并做到了与当地资源的结合。下一步课题组应该思考,怎样能充分结合新课标要求、特色校本课程的创新性和推广性应该如何落地等问题,希望课题组能边做边实践。
贾玲提出,课题应考虑劳动教育的体验性和各学科的融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植根校园、牵手家长、连接社会,同时也希望课题组成员能在农耕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接和丰富课题内涵等问题上深入思考和研究,期待课题组能不断深入研究,潜心实践,丰富内涵,更好扩大影响。
随后,刘建玲代表课题组为吴积军和贾玲颁发聘书。
刘建玲表示,《九年一贯制学校传承关中农耕文化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的成功立项既是节点,更是起点,泾河二校将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做到课题引领,科研促教,做真实而有深度的教育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激发老师们投身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促进以“关中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的有机融合,带动各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