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杨俊松:骨转移瘤变骨髓瘤外科医生抽丝剥茧在内科揪出“真凶”

杨俊松:骨转移瘤变骨髓瘤外科医生抽丝剥茧在内科揪出“真凶”

2023-02-21 15:55:36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2022年7月的一天,刘强(化名)晚上快八点,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腰椎病区夜间门诊找寻杨俊松医生。

来院前,他已经背疼很久,疼痛剧烈,无法行走,就一直躺着,靠止疼药助眠,疼痛进一步加剧后,到当地县医院检查。医生说:“应该是晚期肿瘤,骨转移了,这儿治不了,去大医院吧。”

听了这话,刘强一家都慌了,赶忙前往西安,赶到时已到傍晚,挂了夜间门诊的号。杨俊松对刘强印象深刻:一大家子都来了,弟弟一进诊室就说,我哥还年轻,不管怎么样都得治,妻子泪眼汪汪,泪水不停在眼眶里打转。”杨俊松看了他带来的CT片,显示胸椎多个椎体骨质破坏,里面有棉花球一样的肿瘤组织。杨俊松说,“正常的骨头是坚硬且致密的,而刘强的骨头由于里面有肿瘤,就像被蚂蚁咬过的朽木一般,CT上可以看到很多蜂窝样的空腔。”这样的CT片,杨俊松也认为不太乐观,十有八九是骨转移瘤。

骨转移瘤是指原发于某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的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游走、扩散、种植到某些部位的骨组织上所形成的继发性肿瘤。一般到了这种情况,常预示着肿瘤疾病的晚期,预后较差,治疗往往是姑息性的。故人们往往认为一旦癌症发生骨转移也就意味着生命进入倒计时。

了解病情过程中,杨俊松得知,刘强才32岁,家里两个孩子都很小。“我也三十多岁,知道治疗对他的意义,如果这病治不好,可能家就要塌了。”看着快要站满诊室的一大家人,杨俊松决定,不管有没有希望,都试试吧,如果能做一些治疗,或者只是缓解一下他的疼痛,也是有用的。

收治入院后,杨俊松给刘强安排了PET-CT扫描,可在扫描过程中发现,刘强胃、肺、肝脏等容易导致骨转移瘤的内脏都没有肿瘤,而只是局限在骨头内部的骨髓内。基于这样的发现,给他带来病痛的原因可能并不是骨转移瘤导致的,而是骨髓本身的肿瘤。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通过化疗是可以治愈的,这也就意味着刘强还有救。

杨俊松很激动,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抱着一线希望紧急安排了活检。可是活检也是个难题,由于肿瘤生长较快,已经压迫了脊髓,此时已经没有正常的骨质确定合适的穿刺位置。更重要的是,在穿刺活检过程中,一旦操作稍有偏差就会造成瘫痪。预想到了一定的困难,在取活检过程中,即便穿刺针很顺利插入到肿瘤内部,但由于肿瘤血供丰富,取完组织后还是出现不停渗血的情况。

长期渗血可能导致血肿,严重会引起瘫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加之刘强又存在严重的背部疼痛,杨俊松通过微创注射的方式,在肿瘤内部注入了“骨水泥”,一方面封堵了出血点,快速止住出血,防止血肿出现,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刘强背部疼痛的问题。这样,刘强缓解疼痛的主要诉求就通过一个长度5mm的微创手术解决了,通过活检也为明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活检结果显示,刘强的病因就是多发性骨髓瘤,这对一家人来说已经算是天大的好消息。揪出“真凶”后,杨俊松将刘强转到医院血液肿瘤内科进行治疗。据了解,目前刘强治疗效果明显,身体也在逐渐好转。

“如果没有仔细检查,凭直觉放弃了,那就错过了治疗最佳时机。”杨俊松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他说,“有时外科医生可能想不到在内科找病因,但往往就会让病人走弯路。在诊疗过程中,不能一句冷冰冰‘治或者不治’的诊断决定病人的生死,而该抽丝剥茧寻病因。有时候医生多想一点,多做一点,站在患者的角度多考虑一点,影响的不仅是患者,还有他背后的亲人和家庭。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患者最无助的时候给他们鼓励与希望,这也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初心!更是我们医生的努力方向。”(西安市红会医院供稿)

(编辑: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