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卜 亮)见到陈静,是在清晨。刚下夜班,陈静的脸上显露着几丝疲倦,但更多的是喜悦,“昨天晚上,我们接生了五个小宝贝。”
对于陈静而言,每一次亲身迎接新生命的到来,那种幸福感远远大于疲惫。
陈静扎着马尾,说话直来直往,飒爽、干练、爱笑、嗓门大,是她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
天使降临的地方
刚进产房工作,陈静就听人说,产房只有“苦、累、忙”三个字。干了助产士,就意味着不会有正常假期,都是早晚两班倒,轮到哪天就哪天。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会改变吗?笔者问。不会!陈静的回答,非常干脆。
2005年,陈静考入陕西中医学院。那一年,学校刚刚设立助产士这个专业。“就是觉得这个专业,很新奇。”凭着一股子热情,陈静踏入了准助产士的行列。第一年、第二年,主要是理论基础知识;第三年,终于可以进入医院实习。那时,年纪尚轻,未曾体会分娩之痛。实习从照顾即将分娩的产妇开始。看着由于宫缩加剧而疼得大叫的产妇们,陈静会下意识握住她们的手,给她们擦汗,帮助她们调整呼吸,尽量消除产妇的恐惧,为顺利分娩打好基础。
刚开始实习,陈静和同学都想多上手实践。两个人曾因谁跟着老师上台接生,还起了争执,冷战了一段时间。现在回想起来,陈静感叹,“真是又幼稚,又可笑。”实习进入第二阶段,给新生儿剪脐带。“第一次剪脐带,我的手在抖。”已经顺利接生上千个婴儿的陈静,忘不了第一次剪脐带、第一次接生的场景。“虽然有老师在旁边手把手教,但我还是紧张。看到孩子的头发露出来,紧张得都连呼吸都不敢了。”“把胎儿从母体分娩出来,胎儿身上裹着一层白色滑腻的胎脂,我浑身在发抖,那种神圣一下子击中了我,这就是生命,将来我就是要同生命打交道的。”实习过后,更坚定了陈静从事助产士工作的决心。“没有什么比迎接新生命更美好了。”
在天使降临的地方,去做一名“守护者”。
最喜欢听到的声音
从学校毕业后,陈静进入一家基层医院工作。相比于很多同学选择到城市大医院,陈静有自己的考量。“基层医疗资源不如城市,那里的产妇可选择的医院不多,实践的机会反而更多。”在基层医院稳扎稳打的几年,陈静得到了更多锻炼的机会。
成为一名合格的助产士,要眼明耳聪,手快腿勤。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助产士,还要练就更多技能。2010年,陈静进入三二三医院妇产科工作,并遇到了当时的护士长梁静。“军人作风,雷厉风行,非常的干练。”时至今日,陈静回忆和这位护士长共事的场景,仿佛就在昨日。正是在梁护士长的带领下,陈静又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这也是我从‘不怕’到‘怕’的一个转型期。”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勇猛,到现在的谨小慎微,陈静坦言,工作时间越久,遇到的突发情况越多,就会产生“怕”的心理。
顺产过程中,会有各种意外情况。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脐带脱垂、产中大出血……虽然现代科学已经把分娩的各种危险降到最低,但仍然有各种突发情况。作为助产士,在产妇整个分娩过程中,精神都必须保持高速集中,随时监控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并及时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对陈静而言,婴儿顺利娩出的那一声啼哭,“真是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如今,陈静接生的第一批婴儿,都已经上初中。
“温柔”助产
医学技术的发展,准爸爸可以通过分娩阵痛体验仪,来模拟体验妻子分娩时的疼痛。在没有怀孕生产前,为了更好地“感同身受”,陈静还特地体验了一次。
2019年年底,陈静的身份发生转变,迎来了自己的宝宝。此时,距离陈静到西安大兴医院工作已经第五个年头。“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分娩之苦,才懂其中的煎熬。”升级为妈妈之后, 陈静对新来的年轻护士反复强调,不要以为产妇大喊大叫是矫情、是娇气,那是真的疼痛难忍。“阵痛体验仪引发的疼痛,和顺产时宫缩产生的疼痛,真的无法同日而语。”经历顺产分娩的陈静,再面对产妇时,更能做到“将心比心”。休完哺乳假、回归助产岗位的陈静,“急脾气”慢慢消散,岁月的积淀让她更加的沉稳。
眼下,导乐分娩、无痛分娩,能最大程度减少产妇顺产的疼痛。陈静在助产中,更加注重自然分娩、温柔助产。
“让胎儿自然娩出,帮助产妇调节呼吸,正确用力,减少分娩时的产道撕裂,或者侧切。”陈静说,在产妇最需要陪伴帮助的时候,助产士在身边,给予帮助、给予安慰,帮产妇完成从女人到母亲的瞬间转身,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西安大兴医院的工作氛围,也在时刻影响着陈静。“尤其是我们护士长王小红,有一股‘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拼劲。”陈静说,护士长王小红是从助产士干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在工作上,对她的帮助非常大。“我们产科的胎盘画、婴儿紧急逃生袋,都是王小红护士长引进或者参与设计的,包括倡导袋鼠式护理等等。”陈静说,身边有学习的榜样,会倒逼自己不断进步。
在陈静看来,助产士很少收到鲜花和掌声,但看到每一个产妇顺利生产,每一个孩子都健健康康,就会觉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