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王树森:深耕骨科30年 多例手术填补骨科技术空白

王树森:深耕骨科30年 多例手术填补骨科技术空白

2023-03-24 07:47:34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3月14日上午,雁翔景苑小区内的健康义诊,骨四科主任王树森身边围了不少老年人。他一边详细询问病史,解答问题,一边给大家介绍自己曾做过的关节置换手术病例。 “我做了30多年骨科手术,接触过全国各地的患者,不论年龄,还是南方北方,‘将就’的想法非常普遍。有时候看着病人痛苦,我们也挺着急,术后见到效果了,病人们常常会说,真应该早点手术。” 王树森主任说。  

成功完成天津市首例非骨水泥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置换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针对不同的患者,治疗方案却有很大的差别。 “关节出了问题,患者知道需要手术,可是害怕做坏了,就彻底走不了路,不如就将就着,大多数关节病患者都这么想。” 王树森说。

膝关节疼痛20年,70岁做了非骨水泥型膝关节置换术王树森主任遇到过一位70岁的孙女士,膝关节疼痛20余年,左膝关节变形导致行动不便,疼痛加重时甚至不能行走。孙女士家人多方打听得知,骨科专家王树森在西北地区治疗此病很知名。

经详细检查,针对孙女士高龄高危的自身情况,在与家属沟通后,王树森主任决定为孙女士进行非骨水泥型膝关节置换,这样可以更长效的生物学固定,更有助于保存骨量,避免水泥残渣。

术后第三天,孙女士开始下床练习行走,在关节功能锻炼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老人的膝关节功能很快得到恢复,不到10天,孙女士就可以不依靠助步器稳健行走,她不禁感叹,“真不如早点手术。”信息检索后,该手术是天津市首例非骨水泥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3D打印多种预案成功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

王树森主任曾成功为一位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在关节置换术中,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非常复杂的,对于术者的手术技巧有极大的考验,也能反映出医生对此疾患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也是髋关节置换技术的试金石。

该患者7岁时就患有脊髓灰质炎,并伴有脊柱侧弯,30年前因左足内翻畸形行矫形手术,右膝存在屈曲畸形,做过右踝关节融合术,总之患者脊柱、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畸形。

30年过去了,患者再次出现右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渐进性加重,甚至到达无法站立及行走的程度,生活不能自理。

王树森主任详细询问了其所有病史,仔细审阅了其影像资料,诊断患者为右侧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伴有髋关节高度脱位。王主任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交代了相关病情及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决定住院治疗。    

因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该患者的髋臼及股骨的各种解剖学角度畸形、变异很大,患者真正髋臼发育浅而小,并有较大缺损,股骨髓腔窄而直,加之患髋高脱位(Crown IV型),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及匹配的人工假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王树森主任为刘女士制定了个体化手术方案,进行了髋关节3D打印,利用计算机合成技术定制了符合患者的假体。团队设计了几套预案,充足的准备保障了这台手术的顺利实施。

据了解,王树森主任在骨科领域工作30余年,先后开展小儿麻痹遗留双足畸形患者实施矫形手术,高龄粉碎性髋部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双侧髋关节翻修手术,用前后路手术治疗颈腰椎疾病,这些技术达到当时骨科领域的先进水平。王树森完成的国内首例混合现实(MR)技术运用于复杂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天津市首例非骨水泥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填补了骨科技术空白。1999年,王树森完成一例双下肢完全离断再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为患者保住了双下肢,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王树森西安大兴医院骨四科主任,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曾就职于西京医院骨科医院关节外科。1999年完成一例双下肢完全离断再植全部成活手术,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进行报道。承担863重大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专利5项。担任全军足踝外科学会委员,陕西省足踝外科学会委员。专业擅长:人工膝、髋、踝关节置换,踝部畸形矫形,骨与关节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以及手、显微外科等高难度手术。(西安大兴医院供稿)

(编辑: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