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唐静 记者 阮班慧)作为人体的总发动机,心脏犹如楼房,“两房两室”的户型结构内部有“墙”相隔,房和室之间还有“门”,若是“墙”上有个洞,便会给房子带来致命打击。近日,石泉县医院心内科团队在杨小军主任的带领下,多学科专家强强联手,成功开展首例“微创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为患者成功“补心”,填补了石泉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学术空白。
胸闷心悸,微创封堵成功补心
“太感谢杨主任了,给我妈做了这么大的手术,减轻了疾病对她的折磨,也减轻了我们家属的担忧。”手术成功完成后,刘女士的女儿激动地向杨小军主任团队道谢。
据了解,患者系一名65岁女性,主诉反复心悸、胸闷、气短不适,且早期在外院确诊为房间隔缺损,但因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以及对手术治疗的畏惧心理,未曾进行深入治疗。入院后,主管大夫发现患者心脏杂音明显,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房间隔缺损,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为避免患者出现房颤、心衰、心律失常等风险,经心内科、超声科等科室专家进行了会诊讨论,经充分沟通,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决定为为患者施行微创的“房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手术”。
多学科强强联手顺利完成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目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有两种方法:传统的开胸心脏直视手术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是房间隔缺损封堵的首选治疗方法,介入封堵手术风险较小,术后对患者的生活没有影响。
在超声科李志明医生的精细配合下,杨小军带领团队为患者施行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经股静脉穿刺,送入导管、交换导丝、建立轨道、送入封堵器,完成封堵,患者心脏分流消失,整个过程展现了术者精湛的医术和基本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已出院。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既有效减轻了患者看病的生理、心理负担,又大大降低了看病成本。杨小军主任建议,对于房间隔缺损的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最大程度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