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日前,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普通外科成功完成医院首例超声联合腔内ECG技术手臂静脉输液港置入术,顺利为一名卵巢癌患者建立静脉输液“生命线”,标志着该院静脉治疗水平又攀新高,填补了医院的空白。


3月21日普通外科接到妇产科二病区的置管会诊,杨柳护士长和杨佳员医师先详细评估患者情况并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后;张一鸣护士和胸壁港经验丰富的杨佳员医师顺利完成了超声联合腔内ECG技术手臂输液港的置入。操作过程:由专科护士在超声引导下快速、准确穿刺贵要静脉,利用腔内心电图定位原理,确认导管末端置于最佳位置,其次医生在上臂切开囊袋、固定港座、缝合皮肤,此操作出血少、时间短,置管完成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目前该患者已顺利完成第一次化疗,于3月28日出院。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它具有港座小、切口小、创伤小、出血量少、缝合美观、耐高压等特点,与常用的胸壁植入式输液港相比具有创伤更小、操作难度低、输液港座位置隐秘等优点,同时可有效预防穿刺置管引发的血胸、气胸和导管夹闭综合症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安全性,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超声辅助引导可以减轻盲穿带来的痛苦,实时引导,全程可见,创伤性小,感染机会少,可大大降低并发症,如静脉炎和血栓等。


腔内心电图定位导管末端位置是手臂静脉输液港置管的又一新技术,利用可视化心房内心电图清晰、准确、可靠反应导管位置的情况,此方法可在无菌状态下实时监测心电波形变化,及时判断及及时纠正导管异位,无需重新穿刺,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提高置管率。在2019年至今该科护理团队已运用此技术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定位,已完成多例;现用于手臂输液港的定位,避免导管置入异位的发生。

“超声联合腔内ECG手臂输液港植入术”在长安区医院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静脉治疗水平又攀新高,填补了医院的空白。小小手臂港,利用彩超引导、腔内心电定位等先进技术,凝聚了医疗、护理方面的优势力量。普通外科将加强医护沟通,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改进静脉输液治疗的方式,保障患者治疗安全而积极努力,让患者置入放心、用着舒心,也将为有需求的患者带来全方位静脉通路的置入及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保驾患者安全输液的绿色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