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挑战手术年龄极限!多科室联手施救97岁奶奶“重生”

挑战手术年龄极限!多科室联手施救97岁奶奶“重生”

2023-04-12 11:34:29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贺雪晶 李潇帆 记者 阮班慧)今年3月,97岁的王奶奶突然出现腹痛腹胀。刚开始,家人总觉得毕竟90多岁的人了,消化不好是正常的,就没怎么注意。可没过几天,王奶奶一吃东西就吐,排便也不顺畅。家人赶紧带着王奶奶去医院看病,经检查,王奶奶被确诊为结肠癌,继发肠梗阻。想要根治,只有一条路——手术。

年龄大风险高 多学科联手解决“两难”

王奶奶已经97岁了,手术做还是不做?施海主任一时也陷入两难。不做,肿瘤梗阻肠道,吃不进去也排不出来,意味着王奶奶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可做,麻醉、手术、术后恢复,王奶奶的身子骨能承受得住吗?麻药对各脏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压、呼吸将会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也是一种刺激,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肿瘤毗邻肝脏、十二指肠及腹部大血管,稍有闪失,大出血、肠坏死……术后恢复慢,手术的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增加脑出血、脑梗塞风险。

“我太奶奶一辈子没怎么进过医院,89岁时还做了胆囊切除术,她平常在家种点苞谷、麦子,自己也能做饭,行动自如,身体素质挺好的。”看到王奶奶一家想要做手术的意愿非常强烈,施海主任经过再三考虑、评估,决定为王奶奶做结肠癌根治手术。为了给王奶奶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施主任立马组织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等科室进行MDT联合会诊。

多学科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要尽快手术,一旦梗阻时间长了,肠道水肿会增加手术难度,紊乱的内环境也会陡然增加麻醉风险。

精兵强将齐上阵 历时3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3月23日上午,王奶奶被推进手术室。麻醉科吕俊涛医生准备麻醉,韩丽春主任一旁“坐镇”。麻醉时间、麻醉药量都经过了认真研究,动脉穿刺实时监测每秒血压,深静脉穿刺快速补液,食道超声监测实时反应心脏情况……竭尽全力保持王奶奶各方面情况稳定。

一切准备就绪,施主任团队开始手术。“意外”比想象来得更早一些,王奶奶血压突然掉到60/40mmhg,心脏瞬间“蔫了”,手术正常的出血,王奶奶也没办法自身“调节”。麻醉医生立即精准补液、扩容,有惊无险,血压很快恢复正常。第一个危机刚解除,施主任这边又遇到麻烦。腹腔镜探查发现,肿瘤与周围粘连严重不好剥离,腹腔镜下“气腹”压力持续对心脏挤压,手术风险再次升级。无奈之下,施主任改成开刀手术。所幸,3个多小时,麻醉稳住,手术也顺利完成。但施主任悬着的心还没放下,他知道,接下来等着王奶奶的,还有一轮“恶战”。

精心呵护 5天后转到普通病房

一般来说,术后24小时内,患者最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危险系数极高。按照常规,直肠癌术后患者出手术室,麻醉医生就会拔掉气管插管,因为时间越久,并发症就会越多。但考虑到王奶奶年龄大,直接拔掉气管插管,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需要根据她的心、脑、肾、呼吸、意识等功能恢复情况在考虑拔管。

术后,王奶奶直接从手术室转到ICU,主管医生刘磊和ICU医生蔺刚一直守在王奶奶床旁,随时观察引流管里引流液颜色,生命体征等情况。术后没几个小时,血压再次往下掉,引流管里出现血性液体。施海主任紧急赶到ICU,评估是小动脉破裂,给予输血和药物止血后,血很快止住了。这次“风波”过后,王奶奶一切平稳。第2天早上,就顺利拔掉气管插管。

5天后转到普通病房,在科室医护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王奶奶恢复越来越好。

大兴胃肠外科成为“80、90后”之家

记得王奶奶刚入院时,眉头紧皱,不愿意多说一句话。术后再见到王奶奶时,她话变多了,缝人就抱怨重孙子,“都这么大年龄了,还给做手术。”但在她身上没有看到半点“后悔”,反而是充满希望,主动咳痰、下床活动、要吃好的……出院前,胃肠外科医护特意准备了蛋糕,与家属一起庆祝王奶奶“重生”。

施海主任介绍,这是胃肠外科成立以来,开展的手术之中年龄最大的患者。据了解,西安大兴医院胃肠外科近4年已经为800余名高龄、危重患者解决或缓解病痛。

(编辑: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