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刘媛媛)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是王军的微信签名。这句话既是他对自己的鞭策,也凸显了他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决心。“我们人体的消化系统负责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如今内镜检查在早癌筛查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提倡40岁以上人群每3-5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有相当一部分消化道早癌在我们的提早干预下,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在消化内科浸淫二十年,王军对自己的专业越来越热爱。同样越来越热爱的,还有患者,他认为,病人的需要=医生的追求。
一个好的消化内科医生需要有“缜密的临床思维+娴熟的手术技巧”。这既是王军的性格使然,又源于求学道路上老师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3年,还在西安市北方医院消化内科工作的王军进入西京医院消化病院进修学习。在这所全国顶尖的消化病医院,王军亲眼看到了现代医学给患者带来的好处,看到了消化病学未来的无限可能。老师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面对难题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王军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少说多做,这大概就是实干派的作风。王军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各类疑难病症的诊治,总结、复盘、请教,拼命吸收周围“养分”。这个过程中,军队医院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在逐渐形成。眼界与思维的拓展,理论与技术的精进,带着这样的进步,厚积薄发对王军而言只是时间问题。
今年4 月,王军入职西安大兴医院消化内科,问及大兴最吸引他的地方,王军坦言,大兴从上到下有这么多从军队医院走出来的工作人员,跟他们一起做事,一定错不了。来到大兴,王军几乎没有磨合期。出门诊、值班、做内镜、带教学生……“我没想到自己适应得这么快,觉得自己就是大兴的“老人”,无论是同事、还是兄弟科室都非常给力,执行力强、干脆利索,为了患者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这样的工作氛围,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王军和大兴,双向奔赴,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消化医生的“第三只眼”
如今,消化内镜已经成为临床诊治消化系统疾病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在早癌筛查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异物取出、食道狭窄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也因此被称为消化内科医生的“第三只眼”。“我很喜欢做内镜,它能切切实实解决患者的问题,检查或切除病变,患者通过我们的手能真正得到帮助,‘镜’到病除。这种内心的愉悦是言语无法表达的。”
内镜下套扎止血术、组织胶封堵止血术,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内镜下内痔套扎硬化术、内镜下贲门紧缩术……王军操作内镜就如同操作自己的四肢般灵活自如,而消化道则仿佛是走过无数次的迷宫般了然于胸。看他做内镜,有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该走则走,该停则停,张弛有度。他自己也说,“我做内镜肯定不是最快的,但应该算是比较稳的。” 也正是基于这种精准、稳健的手法,王军将并发症及患者的不适感降到了最低。
就在不久前,60岁的李阿姨因胃炎住院,在行肠镜检查时,细心的王军发现在距肛门3cm处有一平坦的0- IIb病变,随即镜下取标本送检,经过超声内镜检查提示病变起源于黏膜层。接下来,王军为李阿姨实施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病理证实锯齿状病变并伴局部腺瘤样增生。
“这是一例典型的早癌病变,因为及时有效的镜下切除,患者获得了最大受益,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在以往传统观念里,阑尾炎主要是依靠外科手术切除,而不开刀,保住阑尾,治疗炎症,这是王军的强项。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就是通过插管、造影、冲洗、引流等操作程序,达到快速降低阑尾腔内压力、消除炎症的目的,并能保留完整阑尾及其功能,是一种简便、无创、无疤的肠镜下手术,相比外科手术,具有无创、省时、恢复快的特点。
截至目前,王军已累计完成上百例ERAT,成功率高达80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ERAT),效果立竿见影,因此也受到了众多患者的肯定。
时间会给你答案
热情、幽默、人好,这些词放在王军身上都合适。患者喜欢“缠”着王军,他的门诊,有熟人介绍来看病的、有以前老患者拿着外院的化验单来咨询病情的,王军总能让他们满意而归。回到病房,患者总喜欢拉着他询问病情,王军总是笑眯眯的一一解答,脾气再不好的患者到了他这儿都很难发生矛盾。同事们喜欢跟他合作,有王军在的地方,工作氛围总是轻松愉快。尤其是刚参加的工作的年轻人,最喜欢凑到他的“镜子”前问东问西,幽默、博学的王军从不厌烦,总是倾囊相授。特别爱笑的王军最爱说:“人和人相处,只要付出真诚,时间会给你答案。面对患者,只要你设身处地的替他们着想,患者自然而然会理解你、信任你。”
跟王军聊工作,他全程“眼放光芒”,越聊越带劲。这种“忘我”,也让他成为患者及家属心中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