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李俊贤 于洁旎)“我相信从医生涯不会止步于此,我还想再抓住一些机会,再做一些突破。”跳出安逸,从新开始,在外人看来不算明智选择,刘秋平义无反顾投身其中。
“谢谢你,刘医生,让我多了个亲姐姐!”
1996年,大学毕业,成绩优异的刘秋平被特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医,进入某部队医院干部病房工作。2013年,刘秋平主动请缨,前往阿里某部代职,“那儿的氧气只有平常的60%,我高原反应比较重,头痛、呼吸困难,走两步就得喘,心率一直都120左右,说两句话脸都憋得通红。”尽管有种种不适应,刘秋平还是强撑着立刻投身工作,不想浪费一分一秒,为官兵们做好疾病筛查、常规治疗及外出巡逻保障任务。
因为病种杂、小毛病多,专业对口,刘秋平作为全科医生的本事得以充分发挥。一位18岁的南方小战士,手上长满了冻疮,来看病时沉默寡言,看起来情绪不太好。刘秋平细心地发现了,主动上前和他攀谈,了解到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到大没吃过啥苦。而自从入伍,小伙子已经两年没回家了,人生地不熟,平常训练苦得很,连个说知心话的人也没有。
“将心比心,看着娃这样,我心里真不好受,就想着尽可能帮帮他。”战士在驻地不能随意行动,刘秋平一有空就给他带镇子上的小吃,尝试买一些有家乡特色的小物件,找机会跟他聊天,做心理疏导。在医疗支援结束离开时,战士主动前来送别,平时腼腆内向的他,第一次提出想和刘秋平拥抱,声音有些哽咽。
“谢谢你,刘医生,让我多了个亲姐姐。”从军数十年,除了在基层磨练出一身看“杂病”的医学本领,刘秋平时刻牢记军人的职责和使命。“对我来说,西藏之行既是义不容辞的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些戍边战士,在我眼里都跟孩子一般大,已经能挑大梁守护祖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一待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上。”
“一层楼“的诱惑
“西安大兴医院愿意给年轻人平台,来大兴干,我给你一层楼!”是欣赏,也是激励,与大兴老年医学学科带头人刘吉祥教授深入交谈后,刘秋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拍即合,说来就来,退役老兵刘秋平火速到大兴渭水园院区报到,放弃了另一家公立三甲医院的橄榄枝,“是有点冲动,但完全不后悔。”
不少年轻人喜欢用“摆烂”这个词,但刘秋平却是个实在的“卷王”,恨不得一秒掰成两半,在女儿眼里,她是个“干啥都坚持”的榜样妈妈。来西安大兴医院后,刘秋平一方面专注科室的建设发展,同时兼顾学业,攻读博士学位。成立老年医学三科后,刘秋平在治疗老年综合征、老年慢病管理等方向持续发力,带领科室展开了老年综合评估、睡眠呼吸监测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灌肠等多项特色新技术、新业务。
刘秋平通过智慧化评估量表筛查,使许多容易被各大专科忽视的老年综合征患者(跌倒、痴呆、尿失禁、谵妄、晕厥、抑郁症、疼痛、失眠、药物滥用)被早早发现,能得到早干预和早治疗,减少老年人跌倒、失能、失智、死亡等风险,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真正践行健康老龄化,以应对扑面而来的“银色”浪潮。
“以前平台小,现在平台大了,先管好几十张床。再继续在刘吉祥院长的带领下,把中西医、康复‘三位一体’相结合治疗老年病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为更多老年患者解决问题。”2022年,刘秋平有幸被聘为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带队伍,培养人才,是刘秋平现阶段主攻的目标,她一直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带队理念。
“人才培养是科室的核心竞争力,与其把我自己有限的知识教给大家,不如带着科室医护掌握学习的中西医结合判病、治病的辩证思路,在科室形成比拼赶超、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让大家发自内心地想进步,这才是发展提升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