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髋骨骨折的张老股骨头置换术后,如今又能拄着拐杖在小区遛弯了;韧带严重损伤的“灌篮高手”,术后又能重返心爱的篮球场……无数患者在王延军团队的精心治疗下,能够重新站起来,走起来,跑起来。
第一眼见到王延军,会不自感慨,心目中的骨科医生就应该是他这样的——干练与儒雅完美结合,思维敏锐,态度谦和,更以精湛的手术赢得无数患者的口口相传,不远千里纷至沓来。
还是“青葱”少年的王延军,母亲因姥爷突然病逝伤心过度而病倒,父亲带着母亲四处辗转求医,多年历尽艰辛。自那时起,懂事孝顺的王延军就立下了心愿,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治病救人之术,让深爱的亲人都健康平安。
朴素的愿望成为了不懈奋斗的动力,王延军高考如愿考入了医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成为了一名临床骨科医生。如今,每每看到经过自己诊治的病患从疼痛难忍到行动自如,患者和家属喜不自胜的笑容,发自真心送来锦旗表示感激……这份职业带来的充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让王延军深深自豪,更坚定了这份所热爱的职业选择是最正确的决定。
成功突破禁区挑战超高龄老人骨折手术
在大兴医院附近的老百姓中一直流传着“看骨科,找延军”。关节、创伤、运动损伤……王延军在这些领域游刃有余,在微创手术、内窥镜手术、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及其并发症防治等方面不断求索创新。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最担心老人摔倒骨折,一次骨折就是一场生死考验。老人骨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卧床很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骨折后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肺栓塞后的死亡率达95%,因此,髋骨骨折常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而高龄老人自身基础条件差,骨折后做手术,是很多家属犹豫再三的难题,很多家属因为种种顾虑,延缓或放弃手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高龄不是手术‘禁区’!老人骨折后,通过评估,只要身体各项指标符合手术条件就要尽早手术。”在王延军看来,因为只有老人能够自由活动,才能延长寿命。老人不慎摔伤,应及时就医,建议积极接受手术治疗,避免耽误治疗。
96岁的王奶奶平时在家人搀扶下,每天都能出门散散心,最近不慎摔倒导致股骨骨折,找到了王延军主任。因王奶奶高龄患多种基础病,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且患有双肺肺炎、肺气肿,手术风险极大。
王延军骨一科团队联合呼吸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会诊,制定详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有效控制肺炎后,为王奶奶顺利进行了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关节清理术、滑膜切除术,手术不到1小时便顺利完成,老人术后恢复良好。回访时,家属千恩万谢:“看到老人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我们一家都很高兴。王主任真是我们全家的大救星啊!”
近年来,西安大兴医院骨一科团队在王延军主任的带领下,收治了很多高龄、超高龄骨折患者,团队熟练开展髋关节置换、微创经皮髋部骨折复位髓内钉固定术以及胸腰段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90岁以上的就有近百位,最为年长的已是99岁高龄。
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治疗手术方案和多元化镇痛模式的应用,以及术后医院大康复平台的及时介入,患者术后3天即可下床活动。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术式越来越微创,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痛苦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王延军团队成功打破了超高龄老人不能做手术的禁区。
老来腿疼难忍?给膝盖打个“补丁”
看着别人退休后游山玩水,大军的妈妈只有羡慕的份儿。十多年前她就患了膝关节炎,遇到下雨、降温腿疼得越发严重,和天气预报一样准。起初,疼了就忍一忍或用“偏方”缓解。最近半年越发严重,疼得实在走不了路,慕名找到了王延军。
详细检查后,王延军团队为其进行了右侧全膝关节置换和左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双腿装上了“人工关节”,膝盖再不痛了,走路又像年轻时候一样轻快,老人家开心得合不拢嘴。大军的丈母娘、老丈人同样被腿疼折磨多年,看到亲家的术后效果这么好,也禁不住动心,找到王延军主任做了检查,也及时进行了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家里有三位老人先后在这里做了膝关节手术,成为这段时间病房里最热聊的话题。
王延军主任介绍,膝关节炎是老年人的高发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50%,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高达80%。人老先老腿,实际上,关节从40岁开始就出现明显退化,骨刺、肿胀、关节积液、膝关节游离体、骨质硬化等引发的疼痛随着年纪的增加会越发严重,发作越发频繁。
膝关节炎的发病过程是连续、逐渐进展的,不同病程阶段宜采取“阶梯治疗”。保守疗法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疗法。其中,单髁关节置换是微创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即清除掉膝盖有问题的地方,用金属关节打个“补丁”,保留了膝关节自身的韧带结构和本体感觉,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深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勇于创新 开创反肩关节置换术
51岁的王大姐一年前因摔伤造成左肩关节严重粉碎性骨折。多次手术后,左肩关节仍持续疼痛,无法活动,生活难以自理。痛苦万分的她慕名来到西安找王延军求治,期望改善肩关节功能。王延军详细查体,认真分析后诊断为左侧肩袖撕裂损伤且萎缩,几乎没有功能。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会严重影响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后期会进一步出现组织粘连、肌肉萎缩、功能丧失。
由于病情复杂,不适合传统的半肩置换术。经会诊,王延军团队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科学的诊疗方案,确定手术方式为反向肩关节置换术(肩关节复杂翻修反肩置换术)。反向肩关节置换术操作上有一定难度,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针对患者病情,王延军主任知难而进,想方设法排除万难,手术获得成功。术后10天,王大姐的左肩已可主动外展上举90°,被动前屈上举150°,切口愈合良好,基本不再疼痛,一年多来被折磨到无法安稳睡觉的病痛终于消除,王大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为了不断满足患者的要求,缓解病痛的折磨,收获更好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大兴骨一科在王延军主任的带领下,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率先开展了许多微创手术、高精手术,成功填补了许多手术上的空白。其中,团队开展的反向肩关节置换术手术量,居西北地区前列,使肩袖严重损伤的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肩关节功能,为肩关节复杂疾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科学运动 骨科医生爱“膝”有方
刚刚退休的吴阿姨每天早起练习瑜伽,这两天却腿疼不已。到医院就诊,诊断为韧带损伤,原因是运动前热身不足,强行拉伸所致。类似这样的病例在门诊上屡见不鲜。王延军认为,很多人有了锻炼健身的意识,这是好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锻炼方式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风。因此,他提醒大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也要量力而行。运动健身不当,会造成肌肉拉伤或韧带、筋膜损伤,严重者甚至出现神经损伤。
王延军也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平时喜欢踢球、跑步,对于关节的呵护更是深有心得。他介绍,健身时应选择编排、设计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案,务必进行充分热身,跑步时最好穿有减震功能的慢跑鞋,选择专业的塑胶跑道,应选择安全的锻炼场所,避免在车来车往的公路上跑步。对于关节已经开始出现老化的中老年人,不建议跑步、打球,可以选择游泳、骑车、慢走等运动,避免关节的负重、摩擦和撞击,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
临床上还遇到很多患者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问题。比如,发生半月板撕裂后是很难愈合的,不仅会引起疼痛,还会磨损正常的软骨。但是有些人觉得休息后疼痛就缓解了,不会是大问题,不及时去医治,最终往往把容易修补的小伤口拖成了复杂的大难题。 为此,王延军特别提醒广大患者,如果出现不适,既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自作主张,应及时就诊,听从专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让人文关爱之花 盛开在每个患者心中
门诊走廊里,一对老夫妇互相搀扶着从王延军主任诊室里走出来,边走边感慨:“咱去过那么多医院,看过那么多专家,真没遇到过像王主任这样看病这么仔细的好大夫啊,太难得了,咱这次算是找对了大夫……”
朴实的话语最是真心。多年来,王延军主任时刻和团队强调,患者是医生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感恩患者,要用心对待病人,发自内心善待病人。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化作了科室全体医护的自觉行动。
“以前听说做个手术刀口特别大,还得在床上躺一个月,没想到在这儿,三天就能下床活动,伤口也没怎么疼,真让人惊喜!”这是骨科病房患者说得最多的评语。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大兴医院骨科全体医护人员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主张微创技术与快速康复理念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经济的医疗服务,这是王延军团队的时刻坚守的职业方向。
“三分治七分护”,手术后,是另一个治疗的开始。王延军主任倡导的快速康复理念,通过微创手术让患者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效果好,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让患者少受罪。同时,他主张开展及时规范的康复指导,配合多模式镇痛的措施,成功避免了患者术后出现肌肉萎缩、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增强患者的协调性、柔韧性,加速心肺功能康复。
团队因人而异、因病施治的个性化的诊疗、康复方案,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温度的护理关爱,让患者减轻疼痛,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为更多家庭带来了幸福和希望。
“您要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口服碳酸钙D3片……如果有不适情况,及时来门诊复查。”回访的护士在耐心地给患者和家属做健康指导。护理团队除了精心照料住院期间的患者,为了使出院后患者也能得到科学规范的康复指导,拥有高质量的生活,还制定了严密的回访计划,及时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加强营养,进行肢体和呼吸功能训练等健康教育宣教。贴心的问候与暖暖的牵挂,让专业的护理延伸到了院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纷至沓来的患者,接连不断的锦旗、感谢信,患者之间的口口相传,恰恰是患者最真实的信赖和对医生最高的肯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延军带领他的团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挑战高难度技术,以卓越精湛的技艺,热忱真诚的服务,为骨病患者的快速康复保驾护航,努力让患者得到最满意的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健康。(据《老年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