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低轨卫星应用场景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投入到了这一领域当中,目前低轨卫星已然进入密集发射阶段,而地球空间轨道和卫星频段作为新的有限且不可再生战略资源日渐紧缺。2020年,中国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各商业航天公司也纷纷亮剑,启动各自的太空商业计划,加速驶入了全球竞速的航天赛道。
北京时间7月20日11时20分,命名为“快舟·皓瀚号”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7、08、09、10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卫星发射测控任务中,陕投集团所属西安寰宇卫星测控与数据运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寰宇卫星”)为天目一号气象星座提供全寿命周期在轨测运控服务。
卫星在轨测试的突围尝试
据了解,天目一号气象星座主要用于获取全球大气环境要素信息,星座建成后可实现全球全天候海洋、大气层、电离层的立体化、一体化探测。随着天目一号星座规模的逐步扩大,卫星已进入高频次、高密度、高覆盖的大气监测模式,该模式下星座对地面测控系统的覆盖率、可靠性、数据传输时效性等要求均大幅提高。
对此,寰宇卫星公司秉持“精测妙控、稳妥可靠”的企业精神,凭借寰宇国际测控地面站网独有优势,持续为该星座提供星座保持、轨道维持等长期测控管理服务,以国内一流航天测运控服务商的标准为我国商业卫星高密度部署做好卫星测控服务保障工作。
就在今年6月15日13时30分,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在太原发射场点火起飞,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刷新了我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而这次足以载入我国航天史册的任务,寰宇卫星也曾深度参与了41星发射测控任务,从星箭分离点即开展全过程测控跟踪服务,圆满保障了41颗卫星顺利入轨。这也是寰宇国际航天测控网中——海南、新疆、黑龙江国内“大三角”成型后的首次协同作战。
“在新疆、黑龙江、海南建设国内‘大三角’测控站,部署多套大口径高精度测运控设备,实现了卫星国内测控范围的最大覆盖,极大提升了我们对卫星的管理能力。”寰宇卫星董事长白一炜表示,国内“大三角”是提升公司卫星测控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制约商业航天测控企业发展的关键难题。
今年以来,寰宇卫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进全省“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在全面完成新疆、黑龙江站点建设的基础上,全力保障海南站点建设,聚焦影响项目进度的进场道路修建等难点问题,强化企地协同,加快统筹衔接,配强工作队伍,年内完成了基座的土建施工与定制设备的吊装调试等工作并顺利投用。目前“大三角”航天测控网累计完成投资约1.8亿元,项目规划能力已基本建成,预计10月底,寰宇卫星测控中心及地面测控站网全面建成,寰宇卫星测控综合实力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卫星在轨测控的系统亮点
“商业卫星对测运控系统的需求更加多样,星座的管理要求更加迫切。除常规的卫星测运控管理功能外,更需要提高地面站资源共享和智能化星座测运控管理能力。”寰宇卫星副总工程师杨继春说。
该公司完全自主开发的星座测运控管理平台,具备任务智能规划、数据实时处理、资源自动调度、轨道精密确定、卫星健康诊断等星座测运控全部功能。全球测运控硬件资源平台的整合与软件平台的成熟能够为各类卫星在遥测监测、轨道确定、轨道控制、姿态控制、数据链路等多个维度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在“1箭22星”“1箭41星”等数次重大商业发射活动中,寰宇卫星连续成功实施同一波束内多目标同时跟踪,正是该公司软硬件双平台“双剑合璧”后的成功应用,受到了国内主流卫星运营商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
同时,目前寰宇卫星牵头编制的商业航天地面测控资源共享方法、测控设备对外信息接口规范等多项地方标准已经颁布实施,并在商业航天测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寰宇卫星测控站网资源池已接入国内外近40余套测控设备,设备类型覆盖S/X/Ka/C/L以及U/V等多个频段,能够满足一箭多星发射测控、多星组网运行等复杂测控需求场景。
卫星在轨测控的产业链延伸
据了解,“补充国家航天体系力量,服务国家重大航天项目”是寰宇卫星的企业使命愿景。
近年来,寰宇卫星先后引入30余名具有多年卫星测控领域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并依托陕西本地高校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招聘了大量可塑人才,以“师带徒”一对一传帮带等各种人才培养手段,用数据仿真、实战演练等方式进行了测运控技术的传承接续,打造了规模和综合技术实力居国内商业测控企业之首的技术团队,为公司一流的软硬件平台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团队基础。
该技术团队牵头制订的《商业航天地面测控资源共享规范》等2项陕西省地方标准通过审批并颁布施行;取得2项专利授权,1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另有15项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其中《商业航天地面测控资源共享规范》是国内目前第一个测控资源接口的共享标准,标志着寰宇卫星真正成为了卫星测运控领域的行业先驱。
今年下半年,该公司承担测控服务的天目星座16颗业务星、未来出行星座9颗业务星发射入轨,年底服务卫星将接近百颗。随着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寰宇卫星的企业愿景终会逐步实现。
“我们将坚守卫星测运控核心主业,进一步发展天地信息一体化大数据服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延伸、横向要素整合,构建专业化、多元化、体系化的产品与服务谱系,打造国内领先的卫星综合应用服务商,助力培育我省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巩固提升陕西在我国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陕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寰宇卫星党委书记蒋波说。(周金柱通讯员杨斌 李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