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张龙:“心”路上追梦的“阳光男神”

张龙:“心”路上追梦的“阳光男神”

2023-07-25 07:31:21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于洁旎) “我从小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兵,保家卫国,但高考时与军校失之交臂......”正值不惑之年的张龙,谈到年少时的梦想,语气中总带着些许遗憾......

2003年,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张龙顺利进入一家公立三级医院,兢兢业业,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因为表现优异,2013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毕业十年,少年至青年,张龙的样貌、身份、能力发生了改变,唯独最初的军旅梦想和一腔热忱,始终未变。

圆梦人生:预备役从不“预备”

2015年5月,经过主动报名、层层筛选,张龙终于有幸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弥补了年少时的遗憾。虽然只是预编人员,但张龙时时处处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炎炎烈日的基础训练,还是野外战地的救护技能,摸爬滚打中,他从不怕苦、不怕累。

燃烧激情,高难技术接连突破

虽不曾真正入伍成为军人,但张龙的人生,总在无限靠近军旅梦想。2019年8月,张龙加入了西安大兴医院心血管内科。“加入大兴,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机制灵活,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最吸引我的,就是这里汇集了许多来自军医大学的专家、教授,这里雷厉风行的作风,说干就干、立刻就干、干就干出个样,这让我的激情再次燃烧。”

来到西安大兴医院,恰逢医院建设国家级胸痛中心之际,出于信任,张龙被委以重任,担起了这个庞杂工程的“总协调”。“单单申报就需要上传包含5大要素,共100余项资料文件,而每项资料又有若干个要求,其繁琐程度不言而喻。”任务艰巨,在院领导的主导支持下,张龙跟随李志立主任,与医务部同志一起,组织培训、梳理流程、完善制度......一点一点做、一条一条捋,逐一准备。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医院最终顺利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这也标志着西安大兴医院在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上达到了国家水平,是医院的综合实力的充分证明,有能力为更多胸痛患者提供更好、更专业的生命安全护航。

2018年,张龙曾有幸跟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丹军、薛小临两位全国知名专家,学习起搏器、电生理介入技术。通过努力学习、反复实践,像三腔起搏器植入这类“天花板”级别的心内科技术,张龙已能够独立操作。据了解,全省能够独立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屈指可数,而他已在大兴成功完成数例。近1年,张龙在新技术领域也有突破,全球体积最小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等高端技术均已顺利开展。

医“心”的阳光男神

时光荏苒,在心血管内科领域耕耘20年,张龙收获了“阳光男神”的外号。“之所以称张主任为‘男神’,不仅因为他颜值高,最关键的就是他人好、心善、技术好。”在同事眼里,张龙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医生,对待患者,百分百地认真负责。尤其在医“心”上,张龙很有“一套”。“术前,很多患者心理上都有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张主任总很阳光、热情,能用幽默、风趣的话,消除患者心理的顾虑。”

心内科手术时间有长有短,全凭难度决定,情况好的,15-20分钟可以搞定,棘手的则需要几个小时。最长的一台手术,张龙做了5个小时,下台的时候,铅衣下的手术衣早已湿透,连力气都没了。而看到同事们准备的惊喜时,张龙才知道那天是他的生日。抢救生命,分秒必争,“时间数值更小”,这是张龙团队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

去年,一名50岁左右的患者在家突发心梗,确诊为右冠中段急性闭塞,情况凶险,张龙凭借熟练的技术,敏锐的判断,快速开通堵塞血管,并植入支架,患者转危为安。D2W时间(从入院到开通血管时间)仅用35分钟。

与心梗打交道了20年,张龙也遇到过许多令人措手不及的突发情况。今年4月,27岁的小丽突然感觉胸痛、头晕,头上直冒汗,被朋友紧急送到大兴医院急诊科。根据症状,医院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奇怪的是,心电图检查,并未发现有明显异常,可小丽的症状一直没有缓解。情况紧急,张龙建议进一步完善检查,就在检查时,小丽突然心跳骤停,医生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大约3分钟后,心脏复跳。复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经造影检查发现,小丽右侧冠状动脉远端已急性闭塞99%,血管几乎被堵死。张龙沉着应对,快速反应,开通闭塞血管,小丽终于转危为安。

每一个生命的初始,都源于心脏的跳动,张龙团队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至今已成功完成各种手术数千例,成功救治了上百例大面积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骤停及重症心力衰竭等急危重患者。

“不求光辉的一生,只求无悔的人生。”张龙一步一个脚印,奔向最接近梦想的地方。

(编辑:李元哲)

(责编: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