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今年的9月4日至9月10日是第6届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分阶段,治反流”。西安医学院一附院消化病院消化内科二病区贺娜主任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传播胃食管反流病防治知识,使公众关注胃食管反流病的危害性,正确认识、积极治疗和预防胃食管反流病。近日,贺娜主任及其团队开展了一项新技术——内镜下贲门紧缩术,这项新技术主要针对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也填补了院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日前,60岁的王大爷因长期烧心、反酸,内镜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服用奥美拉唑效果不佳,而长期的胃酸反流已经导致王大爷出现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甚至因为炎症水肿引起了吞咽不畅,多次求医效果不佳,王大爷遂来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院消化内科二病区贺娜主任的门诊就诊。经过病史询问,贺娜主任为他制定了一个新型的治疗方案——贲门紧缩术。王大爷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又进行了无痛胃镜检查,检查中发现贲门松弛,内镜下已经出现了巴雷特食管。随后,贺娜主任继续为王大爷施行贲门紧缩术,把装入套扎器的胃镜插入患者贲门,将贲门周围的粘膜间断套扎,套扎环中间留正常粘膜,治疗后贲门周围粘膜缩短,食管下段及贲门张力增加。
术后,王大爷无明显不适,24小时后即可进食流质、半流质类食物,术后2天出院。科室对王大爷进行随访,王大爷烧心、反酸症状消失,吞咽不畅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内镜下食管炎症明显减轻。
专家有话说
烧心、反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其实这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症状。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口腔、咽喉、气道甚至于到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的症候群。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主要是贲门关闭不全。目前药物仍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措施,主要是控制症状,往往无法彻底治愈,但停药后特别容易复发。
正常 胃食管反流病
内镜下贲门紧缩术(peroral endoscopic cardial constriction,PECC)脱胎于内镜下套扎术,不同的是套扎器所套扎的部位是胃食管结合部(esophagogastricjunction,EGJ)近 1cm 处的粘膜层和肌层组织,使其形成瘢痕,以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发挥抗反流作用。
A.术前 B.C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D.术后
2013 年,令狐恩强等学者首次提出 PECC抗反流治疗。PECC治疗相较于传统内镜下抗反流术,无需磁力珠、粘膜下层材料等假体植入,减少了假体异位的风险,同时体内无需遗留任何异物,术后相关并发症较少。与射频消融术相比,对食管周围组织粘膜损伤作用较小。PECC套扎环脱落后,周边残余粘膜仍为对合状态,潜在出血风险低,故对于不合并粘膜异型增生、心肺功能差或高龄,需行内镜治疗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更好的选择。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ECC很好地解决了贲门关闭不全的问题,给药物难以控制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哪些人群可以采用贲门紧缩术?
要符合典型的烧心、反酸症状,内科治疗2个月以上症状缓解不明显或缓解后仍反复发作,便可以考虑采取这项治疗。
但是有以下8种禁忌情况:
■ 经活检证实为早癌患者。
■ 曾接受过胃折叠术等外科手术治疗,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已被破坏者。
■ 食管裂孔直径>3 cm 。
■ 反流性食管炎LA-D级合并食管狭窄。
■ 严重的吞咽困难或食管动力障碍。
■ 严重的心功能异常及肺部疾病。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近期,该科室通过对已完成的多例贲门紧缩术患者术后随访发现,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胃镜所见食管糜烂减轻或愈合,且无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