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近日,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三病区(脊柱外科)团队成功为一位高龄(81岁)腰4-5椎管狭窄患者应用单孔分体式脊柱内镜技术(OSE技术)完成“内镜下腰椎管狭窄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脊神经根粘连松解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患者田某某,女,81岁,有腰腿痛病史10余年,近期出现左下肢放射痛,不能长距离行走,辗转多家医院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为求诊治,来到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三病区求助。该院脊柱外科团队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腰4-5椎管狭窄症。患者症状体征与检查结果相符,重度椎管狭窄,继续保守治疗可能没有效果。患者高龄,81岁,基础病较多,开放手术风险较高,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建议可以考虑微创椎管减压术,在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后,同意行微创手术治疗。
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及围手术期多学科讨论评估后,决定采用目前最新脊柱内镜技术:OSE(Open Spine Endoscope)单孔脊柱内镜技术,行腰4-5椎管狭窄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脊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手术切口约2cm,术中出血10ml左右,由于不破坏关节突关节,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第二天患者佩戴腰带下地活动,症状明显缓解,效果非常满意。
术中可见椎管减压彻底,神经根完全松解
术后复查CT可见椎管彻底减压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三病区(脊柱外科)主任郇科介绍:OSE(Open Spine Endoscope)是开放式单孔脊柱内镜技术,是将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与同轴镜体通道分离,改变传统的椎间孔镜的操作理念、手术方法和器械,在微创操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内镜下的工作效率与减压范围。对于患者来说,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组织损伤大、出血多、恢复慢的缺点,单孔脊柱内镜手术实现微创化,手术效果媲美开放手术。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实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OSE技术必将是未来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