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陕西首批巨型水稻试种成功的背后科技时代下的农业新发展

陕西首批巨型水稻试种成功的背后科技时代下的农业新发展

2023-10-18 12:33:58
分享到:

近日,一则有关《陕西首批巨型水稻试种田喜迎丰收》新闻引得陕西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原来是在位于安康汉阴县蒲溪镇盘龙村,试种的近百亩陕西首批巨型水稻喜获丰收,并陆续开镰收割。

据悉,“巨型稻”是由袁隆平院士的同事——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夏新界以及其团队在现有水稻种源的基础上,运用突变体筛选、籼粳亚种间及野生稻远缘杂交选育等一系列遗传育种技术手段研发的超大生物学产量水稻新型种质材料。

实际上,2013年,常规巨型稻就在我国研发出来了,2015年之后才做成杂交稻。夏新界教授及其团队以籼稻93-11、日本晴等为材料,获得突变体植株,筛选合适目标突变体后经田间授粉杂交,获得较稳定后代群体后再与茶陵野生稻进行授粉杂交,逐年选育纯化,最终获得基本稳定的巨型稻株系。

2022年,全国22个省份300多个点位试种了“巨型稻”,而今年首次在陕西种植成功,则预示巨型水稻在全国范围内栽种尝试又有了新的突破。

据悉,早在2017年与2018年,夏新界教授与其团队已经在“长沙站”建设了30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全程化肥、农药、抗生素等零使用。与现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成活率提高一倍,个体重量提高20%,产量比普通杂交稻每亩要高出100-200公斤。

此后几年时光,已陆续在全国多地开展种植,到2022年时,全国22个省的300多个点位试种了巨型稻,大约两万亩。研发团队开始在东北黑土地上尝试巨型稻的种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传统的小农作业也迎来一波新的改革浪潮!不仅仅是品种、产量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在农具与设备上的更新迭代也十分频繁。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的智慧农业正在茁壮成长,在刚刚闭幕的2023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就在演讲中提出,智慧农业正成为国际热点,AI农业应用高度关注,而此次巨型水稻在陕西的成功,也预示着中国智慧农业在成功路上又前迈进了一步!

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薛凯 刘姝

(编辑: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