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于洁旎)治病就像做生意讲究一个“最佳时机” 但时机怎么把握、如何抓住这个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孕检查出胎儿异常,情况难明
小美(化名)在怀孕中期查出孩子有先天性异常——双侧肾积水。西安大兴医院泌尿三科主任高明介绍,肾积水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根据胎儿积水的区域大小进行判断。 “如果积水区域很小,多数是会逐渐消失的。如果情况严重,会影响到肾功能。出生后需及时治疗,否则最严重会发展成肾衰竭,届时,肾就保不住了。” 因此,整个孕中晚期,高明团队一直密切观察胎儿情况。然而,每次复查发现肾积水严重程度都不一样,情况难以辨明。
出生三天即住院,密切观察 宝宝出生后第三天,检查结果并不理想——双侧肾盂和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导致双肾都有积水,且左侧比右侧更加严重。 可以简单理解为,宝宝排尿通道先天发育得太窄,尿排不出去,在肾里面积着,把肾盂“憋大了”。 “好在孩子肌酐等指标正常,肾功能暂时没有发现有异常。孩子太小,一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我们会先动态观察,让他再长长,后期也有变好的可能,如果还继续恶化,再考虑手术解决。” 就这样,宝宝住进了新生儿科,医护密切检测肾功能、尿量等指标,防止发生尿路感染,同时给这个略微营养不良的小婴儿,进行精细化的液体管理和营养支持。
把握时机,“私人定制”手术方案
然而,天不随人愿。每月复查发现,宝宝的双肾积水愈发严重,双肾也变得越来越大,输尿管依旧狭窄。 到三个月的时候,左肾已经发展成重度肾积水,右肾也是中度。宝宝排尿艰难,因为病情,总是哭闹不止。 泌尿外科张运涛主任组织麻醉科、新生儿科、儿科、设备科等相关科室会诊,商讨解决方案。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手术。” 解决普通人输尿管狭窄和肾积水不是啥难事,但给三个月的婴儿开刀,难度和风险不容小觑。 器械设备、麻醉用药、液体用量、操作手法、体位摆放、温度调节、特殊用品......无一不需打破常规,精细研究,“私人定制”。 “打个比方,常规管路型号大小是1,那这个婴儿用的就要在0.5,甚至更迷你,还有操作器械,比如婴儿专用的高频电刀。但目前省内能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并不多,因此这些器材要多方协调准备。 另外,三个月的婴儿各项发育都不完善,对于麻醉也是一种考验,尤其是液体用药出入量控制要非常精准,一滴都不能多,一克也不能少,且术中要严密监测,不能影响到孩子的心脏、肾、肝功能。” 同时,泌尿外科团队还多次邀请省内专家会诊、指导,并与国内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做足术前准备。
解决“主要矛盾”
三个月25天,宝宝被抱进手术室,这次,张运涛、高明团队主要解决左肾积水问题。 他们要比平时更加谨慎、小心,操作要快、准,还要轻、稳。 手术先切除左肾盂与输尿管连接的狭窄处,随后重新将完好的输尿管部分和肾盂进行吻合,最后做一个肾造瘘口,临时充当排尿的通道。
术后,宝宝尿量明显多了,左侧肾积水明显缓解。 惊喜的是,复查发现右侧肾积水情况也有所好转,如果能维持稳定,可以等到宝宝再大一点进行手术,风险也能降低一些。 术后随访,情况平稳总体向好发展。
据了解,这是大兴泌尿外科手术的最小年龄患者。 所以,还是那句“说烂”的老话,只有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才有把握“最佳治病时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