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大兴医院脊柱外科团队为72岁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成功实施矫正手术

大兴医院脊柱外科团队为72岁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成功实施矫正手术

2023-12-12 09:22:1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于洁妮)近日,西安大兴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创新设计“组合拳”的手术方式,为72岁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成功进行矫正手术。

此举为该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快速康复的新选择,有利于缩小创伤面积和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也标志着大兴脊柱外科解决疑难病症的综合诊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骨折经久未愈,脊柱空了一节严重后凸畸形

72岁的王阿姨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很多年了,骨头脆到一“碰”就骨折。“两三个月前,抬了一下电动车,刚使劲就听见‘咔’的一声,一阵钻心疼。”王阿姨回忆当时情景,只觉得是腰闪了,便没留意。没想到,这腰背痛一直不见好,且阿姨驼背愈发严重,彻底直不起来了。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竟是摊上大事了——胸12椎体骨折缺血性坏死、重度脊柱后凸畸形58度。

▲从片子上明显看出,脊柱中间“空了”一节。由于骨折部位长期未作处理,椎体缺血性坏死,快被吸收没了,脊柱缺失支撑力,导致上下部分内侧向中间挤压,形态上向后凸出。

全身疾病复杂,手术可能难下台

王阿姨年龄大了,又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各种基础病。这样的身体状况,如果按照常规的全椎体截骨矫正手术,创伤大,出血量预计超3000ml,相当于人体3/5的血量,且手术瘫痪风险极高,王阿姨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即便冒险完成了,老人元气也会受到“重创”。

此外,王阿姨骨质非常差,按医生的话形容:“骨头松到用刀一扎就破,拿在手里都能捏碎了。”这样一来,传统手术的矫形固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家人带着王阿姨找了多家大医院、专科医院,始终未有结果。但如果不做手术,王阿姨病痛难忍不说,发展到后期损伤神经,也是瘫痪的结局。

▲骨折缺损已经压迫脊髓,出现明显神经症状。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组合拳实现双赢

不想轻易放弃,多方打听后,王阿姨找到大兴脊柱外科。袁斌团队整合优质资源,综合微创与开放技术,多方协调,组合运用5种专用器材设备,为王阿姨设计出较为安全和微创的手术方式,使固定、矫形效果也大幅提升。

原本需打钉固定6组椎体,本次手术只需固定4组,缩小了1/3的组织创伤。同时,手术用Vbs支架系统代替胸12椎体作为支撑,无须切除残余椎体,既降低手术难度,又进一步避免神经损伤的风险。术中出血量仅为300ml,无需输血,手术时间大幅缩短,风险明显降低。脊柱后凸矫形效果良好,由术前的58°矫正到术后的20°,王阿姨神经功能完全正常,无任何损伤,两天后就下地行走了。

“做手术就像打仗,术者就是指挥员,各种手术器材和方式就是武器。我们把繁多的武器充分调动,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最佳配置,用‘组合拳’打胜仗。”袁斌强调,外科手术从不是机械、单一的“固定套路”,外科医生挑战的也并不一味是高难度手术。“有时,运用巧思,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高难度的病症低风险解决,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是双赢。”

(编辑:李元哲)

(责编: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