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13个科室5小时完成肺移植

13个科室5小时完成肺移植

2023-12-14 15:11:5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杨思怡 记者 阮班慧)“祝贺你康复出院啦!回家后好好康养,有啥需要,随时和医院联系……”12月14日上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院长王敬博、政委袁鹏分别为师先生和他的爱人送上鲜花,对师先生成功肺移植康复出院表示祝福,“今天我很激动!感谢唐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11月19日,空军军医大学肺移植专家团队顺利实施1例肺移植手术,成功挽救了师先生的生命,术后康复良好,已于14日出院回家。

11月3日,一位饱受“尘肺”折磨的师先生,慕名来到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腔外科就诊,医生发现师先生肺功能极差,停止吸氧会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即使在吸氧情况下,晚上睡觉都会经常因为缺氧憋醒,仅能勉强维持床上轻微活动,四肢肌肉萎缩,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极差。经过肺移植专家团队讨论后,做出诊断为终末期尘肺、呼吸衰竭,伴有肺动脉高压(重度),慢性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果不尽快进行肺移植手术,患者极有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肺移植虽然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方法,诸多因素导致手术充满风险与挑战。胸腔外科立即启动肺移植手术准备工作、开展术前评估、制定治疗计划、选择合适供体……在家属的殷切期盼中,在空军军医大学肺移植专家团队的通力协作下,11月19日,供肺来了,整场肺移植手术一直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术中肺动脉压力最高一度达到120mmHg,凶险异常,但是在手术、麻醉、超声等13个科室相关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师先生最终转危为安,顺利完成手术,一家人悬起的心也渐渐落下,但完成移植手术,对于整个肺移植治疗,只能说刚刚开始。


虽然移植供受体都是经过严格的配型匹配,但毕竟不是“原装”,尤其是肺移植,由于气管的血液供应较少,术后的气管成活就是一大难题,同时由于肺脏是开放性器官,有效控制感染也是个难关,由于不同程度排斥反应的存在,也会导致伤口愈合困难,诸多因素,导致肺移植患者术后管理远比常规手术甚至其他移植手术复杂,抗排斥、预防感染、血药浓度监测、心脏功能、气道愈合情况、呼吸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营养状况支持等等都必须兼顾,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

为此,负责照料师先生的医护小组,他们以科为家,昼夜守护,悉心照顾,及时处置各种各样的问题;肺移植专家团队也日日会诊,处处关注,各方兼顾,随时调整诊疗策略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师先生手术进入快速康复阶段,术后第一天顺利撤除ECMO辅助和呼吸机支持,第二天就开始经口进食,第三天下床进行康复锻炼。

到术后第六天,师先生移植后的效果已经初步体现,他可以脱离不间断的氧气供应,自己站立行走。各类肺移植术后常见的移植肺失功、急性排斥反应、急性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吻合口瘘等常见并发症均未出现。经过积极康复训练,师先生在术后第18天已达到出院标准,终于可以回家了。

近年来,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瞄准移植技术前沿,发挥团队优势,院际协作,多学科联动,集智攻关,移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赢得社会广泛赞誉。肺移植手术作为治疗终末期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实施难度大,作业风险高,一直被称为器官移植领域中“皇冠上的明珠”。在国内,能够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为数不多,而在空军军医大学尚属探索起步阶段。在西京医院移植专家窦科峰院士的带领下,在国内肺移植知名专家陈静瑜教授的帮助下,以唐都医院姜涛主任和西京医院刘金成主任领衔的肺移植专家团队成功完成了这例肺移植手术,此例肺移植手术的圆满成功,为更多终末期肺病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

(编辑: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