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高科分校:以教育创新为引擎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高科分校:以教育创新为引擎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秦都市报 2023-12-29 05:06:51
分享到: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高科分校,现有29个教学班,拥有学生近1500人。学校校长由全国课改名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校长唐晓芳同志担任;管理团队及教师队伍由纺织城小学派遣省市区级教学能手组成,75位教师中,省、市、区级教学能手共13人。建校三年来,学校以卓越的师资为基石,以特色的课程为抓手,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依托纺织城小学名校、名师、名校长等优质资源,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逐渐成长为学生舒心、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品牌学校。

走内涵发展之路 办新时代特色学校

学校施行阳光管理,坚守红色领航。在纺织城小学党支部的领导下,管理团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讲政治、守纪律、勇担当、树正气,以消极避事为耻,以创新敢干为荣,抓教研抓课堂抓特色,力求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质。

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优化精细化、人文化、扁平化“三化”管理模式,实施“1114”工作管理办法,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实为基,以新求效,用精细的过程管理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学校创新“互联网+”模式,赋能智慧校园建设。形成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公与教学优化管理、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助力学校高位内涵发展。

走名师引领之路 引领教育教学步入佳境

学校深化“三个三”研修模式,以名师工作室为抓手,通过三坊联动、三核驱动、三级推动的教科研方式,通过“日巡课+周教研”的常态化研修、学科工作坊的主题式研修、名师、“大家”线上交流的网络化研修以及集团四校语、数、艺三坊联动的联合式研修,将教科研工作落实在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实现“1+1>2”的双赢效应。

学校每年举行新教师过关课、展示课、青年教师成长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两杯两赛四课堂”的精品活动,在活动中淬炼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遵循“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理念,全校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级别的研究课题,使得名师引领之路越走越宽广,教育教学迈向高质量发展佳境。

走思维型教学之路 赋能“三个课堂”提质增效

学校坚持打造思维型阳光课堂,守好“第一课堂”教学主阵地;丰富课程内容,强化“第二课堂”育人主阵地;资源盘活,拓宽“第三课堂”活动主阵地,通过抓好“三个课堂”赋予学校持续发展新效能。

“第一课堂”注重聚焦思维型教学,通过教学领导的“每日一课”、包干行政的“周四研修课”,团队研讨思维型教学案例、建构思维型教学环节、打磨思维型教学范式,形成思维型教学成果,助推“五环六有”的思维型阳光课堂深度建设。 

“第二课堂”以人文全面的“3×2阳光课程”体系为基础,不断丰富完善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研发出萌宝实践课、实验探究课、非遗传承课等多项内容,延伸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形态,丰富第二课堂育人内涵,让学生在非遗小课堂、面塑小工坊、轮滑小练场、智能造物间等二十多个实践课程中学习成长,融合贯通,实现多学科协同育人。

“第三课堂”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活动的场域限制,让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我能行”“清明寻英烈”“小手送温暖”等实践活动,在“行走中观察,在参观中思考,在实践中感悟”,知行合一,全面成长。

走合力育人之路 擦亮“阳光少年”品牌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校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理念,发掘教育合力,办好家长学校,精心打造品牌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放眼远处满目春。学校“红领巾争章”品牌活动,构建出月月有目标、章章有激励、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的评价激励体系。“四节四庆两丰富”的品牌活动已成为高科分校培育“阳光少年”的有效载体,“一年一级一品”的培养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教育的中央,向上生长。 

学校创新共育模式,重视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合力培育“阳光少年”。学校一方面实施全员导师制,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力;另一方面开设家庭教育云课堂,建立家校共育新平台。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携起手来,同向同心同行,一起同频共振,一起向着阳光快乐与幸福的成长。

荣誉见证品质 初心成就梦想

荣誉见证学校品质。三年来,纺小高科分校被授予陕西省“家门口的好学校”“素质教育特色学校”“陕西省硬笔书法示范校”,信息化赋能的德育工作获评陕西省优秀单位、陕西省“党团队史我来讲,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西安市中小学数字化教科研实验学校”“西安市第四届创客实践室建设优秀学校”、西安市第四届少年儿童为爱阅读大赛“书香香园”、第十八届“冰心文学创作基地”学校、灞桥区健康(卫生)学校、灞桥区绿色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评估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成绩来自奋斗,更得益于学校坚守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

未来的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未来教育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学校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个人拥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让每一位学生的生命精彩绽放,发现更美好的自己,发现更美好的生活!”

文/李芬 赵福生

(编辑: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