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飞波 摄
都说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共同体是好学校,是名校,也是孩子们的“乐园”。12月25日,记者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采访了校长罗坤,近距离感受他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感动瞬间。
10年坚守 10年实验终成名校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创建于2013年,10年来,学校数量由最初的1所,已经发展到目前共有7所成员校的“名校+”共同体。学校的办学区域从陕西省扩展到山西省,学校的办学层次由单纯的小学阶段发展到九年一贯制。在罗坤的带领下,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共同体学校里进行实验,把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了更广阔的地方,让更多的学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罗坤说,“10年期间,我们在实验两个字上做足了功夫。”
这10年,在他的引领下,学校打造了国内一流的课程体系——“蒲公英”课程体系,构建了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了高效的质量把控体系。成立专门的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对教育集团所有的学校进行精准的质量评估。根据质量评估调整教育教学方向,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保证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下滑,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去实施,保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变形不走样。
每一个教师既会教书又会育人
在家校共育方面,罗坤有他的独门秘籍。通过2.0版本新时代“大先生计划”,1+2+X的小团队建设,实现了全员育人的真正目标的构建,让每一个教师真正做到了既会教书又会育人。学校还提出了做学生人生发展的引路人,做父母家庭教育的咨询师,做新时代大先生的逐梦之路三个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家校共育实践团队,让每个人的育人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共同体以民办学校的身份接管了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这所开发区的公办学校。从这时开始,他下定决心,要把多年来累积的所有情怀、责任、担当、使命撒满这片土地,要让西安国际港务区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建成之日即成名校。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从无到有,从1所发展到7所,成为辖区内最年轻的一所名校。背后的艰辛,罗坤自己最清楚。2013年8月17日,罗坤只身一人来到学校。开学前期,正是秋雨季节,教学楼四面漏雨,学校财政不足,开学迫在眉睫,他多方奔走,四处寻求帮助。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对教学楼顶进行修葺,保证了孩子们顺利开学。
短短三年,他建立了自己的“蒲公英”课程体系,学习知识中心初具规模,美育课程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申辩式阅读也开始嵌入到了学校,各种各样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在学校慢慢有了雏形。罗坤兑现了刚来到学校时对全体教师的承诺,也赢得老师对学校的信任。
不断寻求突破办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罗坤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过程中,也面临最具挑战的事情。2021年初,在接管一所公办小学的问题上,学校管理团队提出了担心,大家担心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还太年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闪失,而接管公办学校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成绩谁都无法预料。
罗坤认为,我们不只是为好学生办学,不只是为了富裕家庭办学,不只是为了城市里的孩子办学,还要让城乡的孩子都享受到一体化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教育人心中的梦想。于是,他一个一个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了管理团队的认可和支持。
罗坤坚信,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如果连勇气都没有,那么如何做好教育。
罗坤说,教育是做的哲学,路虽远行将至。他将陕师大实验小学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文化理念、办学资源等成建制植入进来,优化学校管理,全方位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如今,这所学校已实现华丽转身,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孩子们在这里成长为阳光、自信的新时代好少年,家长们感激罗坤的坚持和付出。2023年开学初,家长联名给他送了一个水晶杯,他们认为这就是好校长。
对于未来,罗坤希望通过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打造一个样本,探索出一条路子。(马佩佩)
从教感言: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如果连勇气都没有,那么如何做好教育。教育是做的哲学,路虽远行将至。未来,将通过技术赋能的方式,提高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效率和教育教学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样既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更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元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