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张小莎 孙丹 记者 陈奋翔)4月7日,咸阳市中心医院门诊迎来就诊高峰。10点左右,一对母女走进皮肤科刘颖副主任医师的诊室,刘颖常规招呼患者坐下准备问诊,突然发现她俩面露难色,其中的年轻女子很快打起令人眼花缭乱的手语。
听力残障人士?刘颖很快意识到这一特殊情况,随即拿起一张纸,飞快写起来,准备文字问诊。然而年轻女子指指自己和其母亲,又指向刘颖的字,连连摆手。
她俩都不识字?刘颖迅速联系护士长梁慧萍,指着诊室墙上的图片:“扫这个二维码,呼叫手语翻译!”
刘颖医生指的是医院引进的特殊“导医”——“智能手语翻译系统”,老年人、视听障碍等特殊群体只需拿出手机用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专有二维码,通过手语翻译员、语音文字转换及翻译或3D手语翻译,就能“说”得出、听得到,无障碍地与医务人员高效沟通,顺利就医。
梁慧萍很快连接到在线手语翻译员,年轻女子熟络地和手语翻译员打起手语。原来年轻女子的母亲患有白癜风,专门来就医。在手语翻译员的协助下,刘颖一边观察这对母女的手势和表情,一边耐心询问老人的病史并检查、开药,就诊完毕后,梁慧萍又陪同母女二人缴费、取药,并详细交代了用药方法。
期间,考虑到刘颖接诊这位特殊患者时间过长,给后面排队患者带来不便,皮肤科副主任景文文知晓情况后,立即对刘颖诊室门口的待诊患者进行了合理分诊。
约一小时后,这对母女准备离开,其女儿向全程稳稳地拿着手机与手语翻译员保持通话的梁慧萍护士长连连感谢:“谢谢你们,一年前我因为车祸受伤就住在你们医院,这次就诊再次让我感受到医生、护士的认真负责……”
“不用谢,一定要按医生说的用药……”护士长梁慧萍捏着还很酸痛的手腕,微笑着着向这对特殊的母女挥手道别。
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就医的第一站,每个门诊医生都盼望着和患者高效沟通病情,以便对症治疗。这当中,面对一些残障人士,虽然无法言语交流,但医护人员依靠医院智慧平台技术以及职业素养,让患者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无法用言语交流,依然可以感受到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