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熊福军:于“镜”中窥见人生

熊福军:于“镜”中窥见人生

2024-05-09 18:43:44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文/赵乐乐 图/倪晶)人类身体复杂而精密,骨骼系统就像是一座建筑的钢架结构,除了支撑人类直立行走,也起着保护人体内部器官、参与血液造血等关键作用。

生活中能够实现坐卧、行走、运动,都是在骨骼、神经、肌肉肌腱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实现的,骨骼一旦出现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骨外科手术进行的部位,不仅仅是骨骼,而是整个肌肉骨骼系统。

在“大兴效率”中正待扬帆

“抱歉稍等一下”记者刚见到西安大兴医院骨五科主任熊福军,就有一位患者家属拿着X光片找他。“熊主任,你看看这个片子是啥情况?”患者家属说着陕西话,熊福军立刻用陕西话应答。X光片的主人是位肱骨近端骨折,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在做完切开复位骨水泥成形+钢板内固定手术后,上肢贴胸壁悬吊制动已40天。

熊主任对着窗户看了大概一分钟,依据骨折术后已40天在骨折愈合骨痂形成期,骨折对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且有骨水泥加强固定,可以做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轮廓看着还可以,术后40天了,可以做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了。但要注意锻炼方法和锻炼时家属辅助,你可以陪患者过来一趟,我再跟他本人叮嘱一下。”

笔者在一旁看到,本来眉头紧锁的病人家属跟熊福军沟通以后,瞬间神情舒展松了一口气,然后匆匆离开。

曾在三级甲等医院担任骨科主任主持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数年的熊福军,一个多月前刚刚来到西安大兴医院,履职骨五科主任。他跟笔者分享,仅来了一个月就充分感受到了“大兴速度”“大兴效率”。“科室宣传内容需要我的形象照,我上午联系了宣传办,下午就安排拍照了;来到大兴以后部门的运行需要跟其他科室建立联系,比如同级部门宣传、门诊、急诊等部门主任,尤其是院领导,本来应该我去他们办公室汇报工作,但他们都说“你不用过来,我去你那边找你”,让我很意外。大兴真的很有特点,医院能发展得这么好是有道理的。开展新的业务不容易,压力也很大,但大兴的平台和支持让我很有动力和信心。”

无巧不成书,正聊着“大兴效率”,西安大兴医院分管医疗设备的杨继庆副院长就来到了熊主任办公室,只花几分钟沟通了关于医疗设备的需求之后,笔者看到杨院长与熊福军握手告别,并鼓励说“你们在前线‘打仗’,医院一定在后方给你们最好的支持。”

胆大心细 “镜”观其变

很多外行人对骨科手术的印象还停留在“大刀阔斧”的手术方式,实际上很多从前需要开放式大创口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已经变成了微创的“精细活”。

从事骨外科和关节镜工作学习23年,其中主刀关节镜手术12年,熊福军主任用积累的经验和钻研的成果,为我们打开了骨科精妙神秘的一扇门——关节镜微创手术只需要几个6-8mm小孔,借助关节镜光纤摄像系统和镜下操作器械,在关节或深部组织内充当医生地眼睛和手,有针对性的对病损组织进行切除、修复、重建、移植,为病人减少创伤减少痛苦,达到快速康复。

熊福军随即打开了手机相册,笑着说“给你们看一下我上周做过的肩锁关节脱位关节镜下微创Endobutton喙锁韧带重建手术。”照片可见,患者肩关节处只有如同蚊子叮咬的几个红点,直径仅有6-8mm。“这是位男性患者,如果是女性患者,这种微创小伤口能够解除患者心理负担,更好满足患者的爱美之心,在夏天穿漂亮的吊带裙也没任何问题。”

来到西安大兴医院时间不久,熊福军已经做了1台肩关节镜、2台膝关节镜、1台踝关节镜手术。临床经验丰富的他把关节镜手术运用在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疾病和损伤,已经成功完成约3000余例关节镜手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热爱钻研的熊福军,有些神秘地从办公室的柜子里拿出了他的“百宝箱”。打开笔记本电脑大小的盒子,里面林林总总的有长短、直径、形态不一的器械。他拿出其中几个给记者详细讲解和演示在手术中的用途。“有的手术器械我稍微做些改进,会更好用也更符合我的手术习惯。你看这个,是我找生产厂家定制的,钝性进入关节腔或深部软组织,组织副损伤几率非常小,建立关节镜工作通道更安全,我给它起的名字叫‘扩张器’。你再看这个,我自己设计的,镜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使用的,我给它起名字叫‘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

好的技术、好的器械,再加上缜密的思维,才是“亮剑”时刻必胜的法则。熊福军讲述了他曾抢救治疗一位工地高处坠落受伤的患者,一根钢筋从患者的上臂中段内侧经腋窝插到锁骨深部,万幸没有伤及神经动脉。可是切开清创势必要切断胸大肌等多个组织,刀口很大,损伤很大,瘢痕粘连会造成功能受限。熊主任利用他擅长的关节镜,顺着钢筋戳过的通道为患者清创,实现了手术无副损伤,避免了开放清创对患者的胸大肌等组织副损伤,伤口小、粘连少、恢复好。

行走在“仁心”之上

十多年前,熊福军就默默利用休息时间,自费去上海、北京、成都等地参加关节镜培训学习。那时他就下了决心,要把这方面业务搞起来。“要学、要细、要慢是我学习和实践的六字箴言。现在科室每周三都有业务学习,大家要交流不同观点,在书本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比如同样的骨折,年龄大的患者有一定的骨质疏松,内固定螺钉把持力弱,肯定跟青壮年患者骨质有很大差别,治疗方法和术后康复计划也有很大区别。”说起业务,熊福军语速渐慢,娓娓道来。

为患者解决问题、减轻痛苦是熊福军学科钻研的最大动力。很多他从前的患者一路追随,不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出现骨科问题,“去找熊主任”这简单的五个字对于熊福军来说,是抵过千金的信任。

“我学医的初衷,就是最大努力地用自己的知识为患者做好服务。”熊福军很早就读了父亲书柜里的医学书籍,高考志愿里全填了医学专业。本科阶段临床见习时,他对骨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偶像贺西京教授(医学博士,现任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北院区院长)。“他那么年轻就当上了博士生导师,很有风度讲课也非常精彩。每次见到他我心里都暗暗想:这个人太帅了!”在熊福军记忆里,贺西京教授在校区里碰上学生打招呼问好,他都是停下来把话说完了再走。“这样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了我。无论是业务还是待人,他都是我的榜样。后来如愿上了贺西京教授的研究生,终于圆了我的梦想。”

有偶像的人是幸福的。采访过后的某天清晨,熊福军给笔者发来标题为《贺西京教授荣获第十三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的新闻,开心地说:“我的导师获奖了!”

质朴、简单、执着是记者对熊福军采访后的深刻印象。面对过往的成绩和荣誉,他淡淡一笑,或许眼前来到西安大兴医院,如何带领科室更进一步才是他最关注的事。他用朴实的话语分享这一路的经历:“虽没什么成为科学家的远大理想,但尽我所能地做好这份事业、这份工作,在大兴效率之下把业务做得更精更细,我就满足了。”

人物介绍:

熊福军 西安大兴医院骨五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

原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医工部主任,关节中心副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从事骨外科工作23年。获市级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SCI4篇、核心期刊21篇。

学术任职: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骨科内镜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骨创伤微创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专业擅长: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对各关节疾病、关节创伤、肌肉肌腱损伤、关节外损伤和疾病的骨科微创诊疗技术。对脊柱骨盆四肢各种复杂创伤骨折和退行性疾病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有丰富诊治经验。

(编辑:王熙玥)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