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张莉霞:山的那边还有另一个世界

张莉霞:山的那边还有另一个世界

2024-05-09 18:43:29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文/乐乐 图/倪晶)初见西安大兴医院肿瘤科主任张莉霞,束在脑后的长发、简约的珍珠耳环、无边框眼镜,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低调干练又略有距离感的。

张莉霞趁着会议前的时间接受采访,对话展开之后,“距离感”迅速被她的“爽朗温暖”取代——笔者也在密集而畅快的对话之间,窥见一个多元的,有趣的,自在的,具体的人。

时间管理强者的“练兵思维”

关于通常工作日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张莉霞几乎没有思考,就向笔者迅速梳理出各个事项和注意的要点:早晨到岗第一时间梳理病区的病人,着重回顾夜班交班的情况及值班医生开具的医嘱、检查,对病人病情进行思考分析;带领全科一线及二线医生一起查房,对下级医生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疑难病例进行分析与讲解,理顺诊疗思路,调整诊疗方案,对患者病情发展做出预判。

“这些工作结束就到中午了。下午再次查看原有病人的症状是否好转;梳理当日新入病人,查看医嘱、各项检查及检验结果,观察一线及二线医生是否处理及时、妥当,下班之前再次带领全科医生查房、重点叮咛夜班需要观察的症状、体征。”张莉霞得讲述,条理清晰的如同一张工作记录表,有对钩、有描粗、有标红。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虽是工作流程,身兼教学任务的张莉霞也将“练兵思维”糅入了日常:“我觉得教学不必专门拎出来,而是边走边学,边查房边练。比如管理一位肾癌患者,要了解早期表现是什么?诊断思路是什么?治疗方案都有哪些?重点难点在哪里?诊疗中的每个环节医生和护士是否能很好协作?”在她的理念里,年轻医生要在管理病人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假以时日自然会有纲领、节点和时间管理统筹。

张莉霞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肿瘤病人的病症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章可循的。查房中要更好更仔细地抓住每一个细节,譬如患者的体位、颜面、表情、精神、食欲、食量、尿量、排便、呼吸音、心音等情况。时刻关注工作群,24小时开机保持随时回复是她的习惯。“当我发现主治医生已经能把问题解答得很全面,不需要我补充时,我是很开心的。说明兵带得挺好,他们已经成长起来了,我可以把很多事放心地交出去。”

在张莉霞的观念里,责任感是一个合格医生必备的素质。医学是无止境的,不怕知识有盲区,因为盲区及时补上就行。她不光自己“带兵练兵”,就连同为医学专业主攻超声介入的爱人也被她“拉”来为科室作课外指导。“超声介入跟我们的学科是有部分重叠的,能补充穿刺技术上的盲点。这就相当于我们在穿刺操作时多了一双眼睛,让我们的治疗更精准有效。”

再努力一把,去寻找“生门”

在肿瘤科,为患者寻找“生门”,是张莉霞心中恪守的信念。在她的工作经历中,经常遇到已经走到临终关怀阶段,被急救车送来的患者,通过和缓的治疗又站着走出去,张莉霞很坦诚地说,“假设患者还有一年的生命,通过我们的治疗来减轻痛苦,有尊严、有质量地活着,这是每一位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愿望。”有时候患者自己都会惊叹,“我认为自己没救了,没想到我还能重新‘站起来、走出去’,肿瘤治疗的发展真快。”

肿瘤患者通常要经历“否认-愤怒-妥协-抑郁-接受”这样一个情绪周期,民间有“好的心态能够对病症起积极作用”的说法,张莉霞也表示了肯定。她分享,有一位60多岁的患者,得了被称为“癌王”的胰腺癌,一直在进行放化疗治疗,很遵医嘱,每周都来检查。张莉霞亲眼见证着这位患者病灶缩小体质变好,本来消瘦的人逐渐变得圆润,消沉严肃的脸变得阳光开朗。“他想在有生之年把想去的地方都去了。我默默地关注他的朋友圈,他今年去爬黄山了,还去了洛阳看牡丹。我会通过动态去关注他的身体状况,很为他开心。”

其他医院不敢接收的“烫手山芋”,张莉霞也想尽力一搏。前不久有位85岁的老太太,乳腺癌胸壁转移,溃烂渗血痛苦不已,跑了很多家医院无果后,最终找到了西安大兴医院肿瘤科。在前沿技术的冷热复合消融联合内分泌治疗下,老太太胸壁转移瘤已经坏死脱落,伤口完全愈合。说到这里,张莉霞的笑容里充满了幸福:“老太太是很爱干净的一个人,忍受了那么久溃烂和异味,得多难受啊!现在的她天天都去打麻将!我觉得我们不放弃病人,尽力地去帮助,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很多患者,觉得每天见到我才安心。”张莉霞有着天然的让人感到踏实和温暖的能力。经年累月的工作里,她习惯营造一个轻松的查房环境。“我觉得只要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就没什么放不下的事儿。我喜欢鼓励病人,拍拍TA或者握握手,夸TA今天精神不错,或者聊点家常。如果我个性里阳光的部分能分到一些给别人,多值得啊!”

医学探索如无尽之境

来到西安大兴医院近两年时间,张莉霞最深的感受是“机制灵活,鼓励医生创新思维,想干一件事情,只要努力就能干得起来”。譬如在研究和学习超声引导之后,临床治疗操作又更上了一个新台阶。技术上的进步和提升让好学的她欣喜不已,干劲十足。“大兴速度”还体现在后勤全方位的配合支持:譬如需要输液港、康博刀,很快就能配备到位。她说,“新技术能很好地开展,解决更多临床问题。我喜欢学习,感觉自己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随着采访的深入,张莉霞身上勤勉稳定、睿智豁达的特质也随之显露。她对于女性主义和女性价值也有自己的观点:保持学习、独立和创造,不失去自我,不把快乐和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要牢牢地将人生的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上。

肿瘤学科的发展,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张莉霞用她深耕专业17年的视角告诉笔者,近十年的学科发展真的很迅速。她时刻关注国际医学指南和前沿发展,从传统手术到消融技术、介入治疗,甚至理工学科、光动力都能应用在癌症治疗上。“医学真的是无止境地探索,我常觉得原来山的那边还有另一片广阔的世界。”她进一步跟笔者解释这个“世界”的意义:病人的治疗已经到了天花板,没有更好的办法,但如果TA多活半年,也许就有新药、新技术上市,有了新的路可走。所以张莉霞也常鼓励病人要乐观保持求生意志,肿瘤发展和治疗手段就像在赛跑,只要活着就有柳暗花明的希望。

接受完采访,张莉霞跟笔者握手道别,转而急忙赶赴一场会诊。肿瘤科主任的工作,比想象中还要紧张忙碌,即使这样她依然对热爱的事业满怀热忱,聊起专业、病人滔滔不绝,眼中全是光。“我很少有不快乐的时候,也对现阶段的自己感到满意。我希望能在技术上再提升,让更多病人在我这里解决问题。”

人物介绍:

张莉霞,西安大兴医院肿瘤科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肿瘤学硕士,现任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肝脏肿瘤MDT专委会委员。曾在交大一附院肿瘤内科工作多年,擅长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妇科肿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诊治,各部位肿瘤的冷热消融。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科技核心期刊收录1篇,SCI收录2篇,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编辑:王熙玥)

(责编: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