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消失”的农家乐 去哪儿了?从1.0版到3.0版 农家乐“蜕变求生”

“消失”的农家乐 去哪儿了?从1.0版到3.0版 农家乐“蜕变求生”

2024-05-20 19:43:5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文晨 陈昭妤 实习生 张方圆)约上好友、带着家人,一起开车远离城市的喧嚣,到周边村子吃一顿农家饭,曾经是许多市民周末放松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转变,传统“以吃饭为主”的农家乐,热度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精品民宿、家庭农场、乡村露营、自然研学……这些崭新的业态,带来了更多元的消费和更大的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如今,这些新式“农家乐”发展如何?传统农家乐现状怎样?

新型消费让传统农家乐逐渐“消失”

在西安,许多市民曾经的周边乡村游都少不了环山路上的上王村,农家乐几乎已经成了这里的代名词。十年前即使是工作日,如果你在中午12时左右走进上王村,也可以看到街道两旁停满了汽车,一座座别致的农家小院里,络绎不绝的游客围坐桌边享用着淳朴的农家饭。

2000年前后,长安区农家乐数量占到西安市农家乐数量的一半以上,上王村200多户村民80%靠经营农家乐为生,2019年左右,长安区1093户农家乐关闭,作为“农家乐专业村”的上王村也关停了196户农家乐。如今,村子宽阔的道路依旧干净整洁,两旁的树木草坪仍是绿意盎然,不过街道上看不到昔日的车水马龙,农家乐似乎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热度。

“2008年到2012年的时候,上王村每天人都特别多。周末用餐高峰期,店里员工几乎忙得都没有时间休息。”上王村翠微尚居精品民宿主理人欧阳聪告诉记者,随着后来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意也日渐下滑。思考一番之后,她去其他地方学习了不少经验,最终选择转型打造一个精品民宿。

民宿的布置颇具特色,北欧风的极简色彩和利落线条与中国传统的拙朴禅意巧妙契合,翠竹掩映的清雅茶室与墨香袭人的静谧书吧相映成趣,儿童房的孩童意趣与星空房的宇宙浩渺相得益彰。

欧阳聪表示,传统的农家乐正在从提供农家饭的简单服务向多元化转型,为顾客提供的服务也从物质追求向精神享受转变,“在这里和家人朋友一起,坐在露台上品咂一杯芬芳的白茶,任凭浮云把思绪带回到生命里那些最明艳闪亮的瞬间,享受‘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快意。”

从1.0版到3.0版 农家乐“蜕变求生”

记者在上王村看到,如今这里不仅有翠微尚居这样的精品民宿,传统的农家乐在经过提升改造后,不少农家乐大门、庭院都更具关中文化,展示着淳朴和谐的乡风文明,更加整洁优美的环境也吸引着不少市民光顾。

“我们一直都在这家吃饭,他家的饭菜味道很不错,这么多年也吃习惯了。”在“二虎农家乐”的庭院中,市民李女士一家三口坐在桌边用餐,她表示,虽然很多菜品口味大同小异,但有些农家乐靠着一两道“招牌菜”就能留住老顾客,如今自己退休了,平时没事就会一家人开车过来在这里用餐,体验一下乡村风味。

李女士的女儿郭女士表示,跟着父母来上王村这么多次,她也发现这里的改变,农家乐的数量比以前少了,但是更加精致,还有不少以前的农家乐变成了民宿客栈,“不过我还没有在这里住过,如果是单纯的住宿可能不太吸引我。我想象中,乡村民宿应该是远离城市烟火,享受自然风光的地方,那不仅仅是乡村风格的住宿,还要有乡村风格的生活,要是能在这里品茶、烧烤,我应该会叫上朋友一起体验一下。”

“我们从2001年率先打造农家乐1.0版本集群,2018年开始转型升级,打造以精品民宿为主的农家乐3.0版。目前,村里已经有25家不同风格的精品民宿,110家农家乐也正在逐步提升中。”上王村党支部委员王哲表示,如今的上王村将会用和谐的生态、优美的环境、完善的产业结构、深厚的人文底蕴留住游客。

记者走访了解到,从农家乐1.0版本集群,到精品民宿为主的农家乐3.0版,不少传统农家乐在“蜕变求生”中,逐渐向民宿、烧烤、乡村体验等方面转型,如蓝田县青坪村、灞桥区水泉子村等,都是西安市民周末居家旅行的好去处。此外,一些瞄准“群体客户”露营团建之类更优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也正在大量涌现,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将一个废弃村打造成田园休闲度假地的长安唐村。

露营团建等更优质乡村游新业态涌现

走进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的唐村,蜿蜒的步道两边铺满了绿植,芍药花与古村落融为一体,每走一步都能感受诗意终南的恣意浪漫。道路两边的草坪上,不时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市民闲坐畅聊,沐浴着和煦的日光,享受着闲情逸趣。

这里原本是一个因塬高坡陡、生产生活不便而被废弃的老村,从2017年开始,经过5年多的精心打造和运营,长安唐村成为集休闲娱乐、民宿餐饮、文化研学、田园体验、会议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休闲度假地。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周末草坪上多是一个个白色的帐篷,不少人在帐篷里打扑克、吃美食,一幅悠闲自得的景象,而工作日则成为不少企业团建的好去处。

5月17日,村中一处草坪上,一群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围在一起,正在进行一场别具特色的音乐节活动。台上动感的音乐伴随着激情的歌声,台下兴奋的喝彩交织着热烈的掌声,大家尽情地唱跳,将平时的烦恼一扫而空。

“在这个宁静安详的地方来一场音乐节,非常适合年轻人缓解工作压力。”负责主持的陕西横渠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培训老师宋英明介绍,这群年轻人都是同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员工,委托他们公司为其组织一次团建活动,在这样的烟火原乡中融入吉他吟唱,激情之余心情也能得到放松。

记者在长安唐村中看到,祠堂、社树、药王庙、土地龛、魁星楼以及修复、重建的房屋都保持着老村的模样。孩子们上课的小学被改造成了乡村展厅,村口的百年皂角树被装上了华盖成为游客祈福的地方,村民晒麦子的打谷场成为游客喝茶听秦腔的集散广场……

长安唐村市场经理史诺介绍,长安唐村在尽量保留原有村容村貌的基础上,打造了农文旅三大产业融合业态。如今,这里春季赏花,夏季露营,秋季丰收,冬季戏雪,一年四季都有特色主题活动,同时,还有劳动教育实践、研学、党建、非遗手等系列体验。游客在这里既能观赏到终南叠翠,麦浪滚滚的原上风情,也能看到稻花飘香,白鹭飞舞的水乡景致,更能体验收割小麦、掰玉米、插秧、收割水稻的农耕之趣和丰收的喜悦。昔日的老村在华丽蜕变的同时留住了旧日的风光,让城市的居民在这里寻找那一份乡愁。

如今,在网上搜索“西安农家乐推荐”,排在前列的都是祥裕绿园山庄、沣谷农场这样拥有露营、烧烤、剧本杀、音乐节等团建活动的新业态,这也反映出当下年轻人乡村旅游的需求。

多种业态共同组成乡村旅游服务项目

不管是升级打造精品民宿,还是以露营团建等更优质乡村游新业态呈现,传统农家乐正在快速适应新型消费,纷纷转型打造“向往的生活”……

“现在我们的客户群体,更多是那些希望在这里获得轻松愉悦的人,餐饮可以在其他的地方解决,来的人明显变多了。”欧阳聪说,大家各自打造差异化的精品服务,效果要比一股脑“蹭热度”好得多。

如今,西安周边乡村游出现了不少年轻人喜欢的新业态,精品民宿、家庭农场、乡村露营、自然研学……传统“千户一面”的农家乐在消费需求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实现了多元化、多业态的发展。

随着乡村游的火热,随着各种新业态的发展,曾经“以吃饭为主”的农家乐正在从乡村游“初级版”成为乡村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上王村的农家乐最初起步,便是由于当时原西安动物园搬迁到长安区后,附近缺少餐饮配套设施而打造起来的。

“传统农家乐以吃饭为主,其实本身也是乡村旅游项目的一个组成。精品民宿、露营烧烤等都可以看作乡村旅游项目里,大家在吃饭之外需要满足的精神享受。”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屈晓东认为,传统农家乐的减少,其实是在消费需求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实现了多元化、多业态的发展。

不过,无论是传统农家乐的转型还是各种新业态的发展,也要避免盲目模仿成功案例,走上同质化发展的老路。因此,深度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找准发展定位,做好服务,增强体验,才能真正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特色所在。比如一些村子有赶集、庙会、传统手工艺制作、地方戏等,这些对游客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会更有吸引力。” 屈晓东说,传统农家乐的转型要避免简单的“旅行住宿”,需要将乡村文化融入其中,新业态也要避免盲目模仿成功案例,走差异化、多元化和精品化的发展路线,共同为乡村旅游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杨岚)

(责编:范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