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啄木鸟飞到兴庆宫公园啄树洞“安家”

“长枪短炮”记录鸟爸鸟妈“育娃”

啄木鸟飞到兴庆宫公园啄树洞“安家”

“长枪短炮”记录鸟爸鸟妈“育娃”

2024-05-21 19:53:5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李佳 代泽均)叼着一只身形肥胖的虫子,盘旋在不远处的枝头,像是松开手放婴孩走出第一步,啄木鸟妈妈急切地盼望着树洞里的孩子,能展开翅膀,完成鸟儿的第一次飞翔。在过去的半个多月时间里,西安兴庆宫公园新来安家的啄木鸟一家成为新晋网红。啄洞安家、孵蛋破壳、咿呀学语、首次飞翔……在游园市民游客的陪伴下,在摄影爱好者们的守护、见证下,这对鸟爸鸟妈将两口之家的“小家庭”,如今变成了六口之家的“大家庭”。

  

手中“长枪短炮”记录鸟爸鸟妈“育娃”

初夏天空蔚蓝,气温已超30C°。5月21日上午,和最近几日几乎无区别,啄木鸟家的树下,守候着的数十位摄影爱好者,正在屏息等候,希望能定格画面,见证最后一只幼鸟首次飞翔。

“今天我们拍到的是大斑啄木鸟,这种啄木鸟筑窝就是为了孵幼。幼鸟第一次飞翔出窝之后,它们以后就会栖息在枝头,再也不回窝里了。所以拍到幼鸟第一次展翅飞,很有纪念意义。”摄影爱好者倪丽说。 

没有一个详细的统计,就像是探索一座未知的宝库。现场的多位摄影爱好者都非常愿意向更多市民、游客介绍自己拍到的鸟儿的照片。说起近几年的拍摄经历,摄影爱好者王进朝讲到了去年冬天一次难忘的经历。

越来越多的鸟儿“闯进”摄影者的镜头

王进朝说:“当时,听说来了20多只黑鹳,在长安区常宁宫附近。我和摄友一起去拍摄,在等候的过程中,遇到了红嘴蓝雀,好像知道人们不会伤害它们,有两只甚至在我们的相机镜头边缘歇脚,当时一起的摄影爱好者拍下了它们歇脚的画面,又亲切又让人感动。”  

黑鹳是生态指示性物种,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极高,它喜欢居住在人迹罕至的山川、湿地,被冠以“山河隐者”的称号,还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后来,王进朝和朋友们还真的陆续在常宁宫附近等来了“过路”的黑鹳。

“咱西安气候分明,是鸟儿种类多的省份。我从青海退休后,就回到西安在红庙坡附近生活,最近听说了兴庆宫公园网红啄木鸟一家的故事,今天第一次来拍摄它们,也很幸运拍到了不少画面。走近摄影爱好者的群体,我也发现近两年大家伙拍到的鸟的种类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拍摄的同时,还为鸟儿弄图鉴,详细介绍自己作品里的每一只鸟儿。我也学着做了一些视频,希望能为科普尽一份力。”摄影爱好者文师傅说。  


陕西鸟类40余年新增200多种

不只有新安家的啄木鸟,今年2月,因种群数量十分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近危(NT)等级的罗纹鸭,也曾来到兴庆宫公园安家。这里拥有丰富的植被蕴藏和生态保有量,是西安市城区很不错的一处绿色生态、城市园林基地。园内绿地450亩,绿化覆盖率超90%,现有植物资源300余种,市级珍贵古树名木两株,均有近百年树龄,白鹭、天鹅等动物皆栖息于此。多样化的生态资源,为科普动植物知识,提供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户外场所。

据统计,至2023年底,陕西省记录鸟类572种,约占全国鸟类的39%。其中留鸟200种、夏季迁徙驻留的鸟类191种、冬季迁徙驻留的鸟类55种、旅行途经的鸟类104种、迷鸟22种,分布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9种。朱鹮野外种群从1981年的7只发展到目前的7000余只,被国际保护组织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鸟类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示类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环境条件造就了陕西鸟类物种的多样性。随着环境的变化、调查的深入以及鸟类分类系统的更新,陕西境内鸟类较1976年新增200多种。

(编辑:杨岚)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