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增添这味“调料” 秦镇米皮更好味 民法典“花式”普法 走“新”又走“心”

增添这味“调料” 秦镇米皮更好味 民法典“花式”普法 走“新”又走“心”

2024-05-23 10:36:0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谢斌)关中地区有句俗话,“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秦镇,是西安市鄠邑区秦渡镇的简称,不仅历史悠久,近年来更是借助食客们的口耳相传和社交平台的传播而声名远播。漫步在秦镇街道,一家家米皮老店,发展的如火如荼,一碗碗秦镇米皮的绵软油香,让老陕人魂牵梦绕。“老店”们各有各的滋味,而这秘方当中有一味却是家家相通。

米皮里的“民法典第七条”

每逢节假日,小镇的米皮店都会迎来大批食客“实地考察”。五月是民法典宣传月,从五一小长假前夕开始,老街里的秦渡人民法庭干警走进米皮店,为店家进行“考前培训”。

“姨,店里这个台阶,端上米皮以后稍不注意就会绊倒,给这儿加个提示牌子或者警示条,咱不光是要凉皮做得好,作为经营者还需要注意客人在店内的安全。”

法庭的干警们结合各店的实际情况,从法律角度为店家指出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并发放《诚信经营温馨提示》,将经营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需要注意的安全责任,一一列举,鼓励经营者诚信守法,让“秦镇米皮”声名远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加在米皮里的这味秘方,让“秦镇米皮”这个名牌屹立不倒,多年经营零涉诉的情况更是为辖区内个体工商户提供了诚实守信的范本。

给经营带上食品安全的“紧箍儿”

“食品安全是百姓的头等大事,餐饮经营的根基就是客人吃的安全、健康。”“叔,咱这是几十年的老店,生意一直这么好,用料、制作一定不能马虎,要严把食品安全关,让客人吃的安心健康。”培训中,秦渡法庭的巨西挺庭长反复叮嘱,“违反食品安全规定,名声倒了,还要支付惩罚性赔偿……”秦镇米皮作为鄠邑区,乃至西安市的著名小吃,要保住这张名牌,食品安全的“紧箍咒”必须念在米皮上桌之前。

在民法典宣传月中,干警们编制涵盖“米皮准备-制作-销售”三个流程的法律宣传资料,突出预防,明确责任,精选本地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法言法语转化为百姓们听得懂、记得住、记得牢的大白话,帮助辖区经营者加强“食品安全红线不可触碰”的法律意识,让“舌尖上的安全”真正形成在舌尖之前。

“花式”普法 走“新”又走“心”

从“普法培训”到“个性课堂”,从“简单普遍”到“精细问需”,鄠邑法院秦渡法庭干警收集法律困惑,形成问需清单,逐一解答,对于共性需求量身定制“依法经营培训课”,为区域营商环境系好诚信经营的第一粒扣子。经营者守信,司法者关怀,才能帮助“秦镇米皮”这张名牌传播的更远、更久。

为了能够更好的向辖区内个体工商户提供司法服务,鄠邑法院秦渡法庭的民法典宣传只是陕西五月是民法典宣传月的一个缩影。

在西安,庭审现场有“典”模样,法治小摊有“典”花样,普法小品有“典”新样,社区宣讲有“典”多样,各类“花式”民法典宣传走“新”又走“心”。

在全省,“高校法治文化节”, 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征集及红色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 全省农村(社区)“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法律明白人”巡回课堂,可以说亮“典”频出。

“陕西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针对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陕西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副处长丁永兴说,民法典宣传月全省各地不断创新普法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百姓深入了解民法典的内容和意义,让民法典走近百姓,营造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和环境。真正把普法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融入基层依法治理,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编辑:范丽娜)

(责编: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