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长武:全面实施“六大工程”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长武:全面实施“六大工程”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4-05-24 16:58:3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兰丹 范坤 记者 陈奋翔)今年以来,咸阳市长武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着力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富强美好新长武”为统领,以建设“全市现代农业基地县”为目标,按照“1266”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全县农业经济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一季度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6元,增长9.0%,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实施黑河川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按照“一心、二环、五大功能区”的建设原则,已完成核心区张代河村2.7公里的道路改造,2眼机井的钻探,43座日光温室大棚、400座拱棚的建设任务。目前,8座日光温室大棚、400座拱棚已经投入使用,32座日光温室正在配套水肥一体设施,92座拱棚正在进行覆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预计5月底可全部投入使用,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1万亩。

实施苹果全产业链建设工程。大力推进高质高效示范园创建、品牌培育强化、现代苗木繁育、全链融合发展四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老果园升级改造,已完成间伐改形3000亩、嫁接换优4000亩、腐烂病防治15万亩,修剪、追肥22.5万亩,新建高质高效果园3500亩,苹果全产业链精深加工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苹果蒸馏酒、果酒、果汁已上市销售,苹果脆片、果干果脯等苹果精深加工车间已建成,三产融合项目、长武苹果试验示范站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苹果全产业链条不断延长,苹果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

实施现代种业振兴建设工程。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为依托,建立“种业创新基地+企业”的创新育种体系,以现有小麦国审品种“长旱58”“长航1号”等品种为支撑,打造“梁增基”等小麦种业品牌,种业科创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科创办公楼主体建设。全县种植玉米8.8万亩、大豆1.2万亩、油菜3300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达到6万吨以上。

实施粮食烘干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围绕拟设“县级基地、镇级中心、村级网点”的三级抢收烘干网点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防灾减损能力,聚焦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优化粮食产地烘干布局,补齐粮食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在昭仁街道、亭口镇、枣园镇、洪家镇建设24小时烘干能力达到940吨的烘干设施4处,目前已建成200吨烘干塔、300吨烘干塔各1座,3处已完成场地平整、场地硬化等基础设施,预计10月建成投入使用。

实施畜牧养殖业全产业链建设工程。坚持“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思路,以正大、新秦农等现代化养殖企业为引领,通过扩大生猪、家禽养殖产业规模,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现代化饲养水平,完善生产设施,提高粪污处理能力,强化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大力推广畜牧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引进良种,全县生猪存栏达到10万头,禽存栏达到60万羽。

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优工程。按照“培育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片”的思路,已创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其中:省级9家、市级6家),主要农业龙头企业绿资农业第一季度苹果酒、果汁、苹果脆片等系列产品销售产值达到562.4万元,鑫响驴业“乞丐酱驴”肉系列产品销售产值达到628.3万元。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扶持、典型引导”等措施,今年长武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被省农业农村厅绩效考核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优秀等次,已申报国家级、省级生态农场各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4家、培育家庭农场20家,培育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

(编辑:范丽娜)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