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文/赵乐乐 图/夏荣辉)“为什么大多数肿瘤需要进行放疗?”“放疗会影响家里人吗?”……放疗作为癌症治疗的三大主要策略之一,长期以来都备受关注。放疗是如何挽救癌症患者的?带着大众的困惑,笔者采访到了西安大兴医院肿瘤科首席专家王建华。
放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70%以上的肿瘤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需要接受放疗,50%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根治性放疗。”从事30多年恶性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王建华,采访伊始便强调,要认识放疗的重要性。
有的患者提出疑虑,放疗结束后回家能不能抱孩子?家里有孕妇或者老人怎么办?需不需要与家庭成员隔离?王建华也给出了十分肯定的答案:患者尽可以放心,放疗不会影响家庭成员。王建华解释说,放疗是一种利用高剂量的放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并防止它们扩散的治疗手段,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电子线加速器只在加载高压的情况下才有射线出束,高压一停射线在几微秒的时间内就消失了,不会影响家人。
随着放疗技术的改进,单纯放疗可治愈许多种肿瘤,许多早期恶行肿瘤经根治性放疗后,临床治愈率达到90%以上,局晚期患者放疗联合手术或化疗明显提高其生存率。王建华还强调,放疗是一种无痛、可以保留器官功能的治疗,例如鼻咽癌首选放疗,早期鼻咽癌可行单纯根治性放疗,局晚期鼻咽癌采用放疗联合药物治疗;早期口咽癌、喉癌、下咽癌、肺癌及宫颈癌放疗与手术效果一样,但放疗可以保留器官及其功能。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王建华的严谨之处,每每阐述观点都会引用国际文献、临床研究结果及指南予以佐证。
放疗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与手术、化疗、靶向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王建华举例说:“以喉咽癌为例,术后患者面临吞咽困难、无法言语等,严重影响社会参与能力,放疗(联合或不联合药物治疗)能起到保留其吞咽、言语功能;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可以保全乳腺;局晚期中下段直肠癌术前联合放(化)疗 ,可以保全肛门,上述治疗在不降低生存率情况下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如果恶性肿瘤患者认为手术做完就万事大吉,在术后几月或甚至复发后才来到放疗科,预后大打折扣。肿瘤术后存在中高危因素的患者必须接受放疗或放化疗,才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遗憾的是,放疗的应用率在不同国家间差异巨大。经济越发达的国家,采用放疗的肿瘤患者比例越高,其中美国占63%,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等国家占40%以上。中国、越南、印度等国家不到20%。很多应该接受放疗的患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接受放疗。这也是国外肿瘤病人总体疗效较好的主要原因,放疗介入明显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放疗“雕刻师”
放疗科与一般临床科室不同,需要医生、物理师、技术员和护士的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放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在45%可治愈恶性肿瘤中,其中手术占22%,放疗占到18%,化疗占5%,随着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已经从二维进时代入四维时代。通俗点说放疗已经从小米加步枪的时代进入精准导弹技术时代,对肿瘤组织杀伤力更准更强,周围正常组织保护更好,损伤更小,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更加凸显。
王建华30多年的职业生涯也贯穿着二维向四维的转变发展。她把放疗重要环节之一靶区勾画比作“雕刻”,再次严肃地强调:放疗科医生不仅要有放射物理、放射生物知识,同时必须具有肿瘤内科及影像学知识,放疗医生接到患者,首先要全面分析病人的情况,必须对所有资料如患者的诊断、分期,查体情况,术前、术后,化疗前后影像资料及手术记录和病理报告等都详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更有把握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同时还要拥有一双精准阅片的“火眼金睛”,才能娴熟准确地雕刻靶区。患者CT模拟定位后,医生要在CT图像上逐层把肿瘤组织、可能侵犯的范围及保护的正常组织器官逐层“雕刻”出来。确定需要照射的区域、保护的组织器官及剂量后提交物理师,物理师设计计划、剂量运算,计划做好后医生评估,如果医生可以接受即进入验证,如验证通过技术员摆位加速器开始治疗。
王建华总是以最严格的医学标准来要求放疗科医生,要求每一个质控环节,确保万无一失。但在临床中常常有病人问:我回当地放疗可以吗?跟你们这里一样吗?能不能给出个放疗方案?王建华说“我只能说可以,我不能阻止人家回去。但也实话实说,是否一样我不了解,也确实不知道,放疗不是用药,给个方案也白搭,都是在电脑里雕刻靶区的。放疗是一个团队的协作,从定位到雕刻靶区,从做放疗计划,到最后上机放疗,医生、物理师、技师缺一不可。同样的病,不同的医生,画出的靶区不同;同样靶区,不同的物理师,做出的计划不同;同样的计划,不同的技师,摆位也不同,每个团队,放疗时对质控的要求也不同。”将大兴医院放疗科质控做到极致,并且与时俱进,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应用于临床,最大程度地为患者提供最专业、最精确的放疗是王建华的目标。大兴文化、大兴速度和大兴氛围,也给了她这样的信心和底气。“大兴每个同事都特有朝气,积极向上,用心做事,千方百计为患者好的态度感染着我。”
让病人重获新生,就是幸福
在临床工作中,王建华接触到的很多头颈肿瘤患者如颌骨癌、鼻腔鼻窦癌,牙龈癌等,外观容貌会有巨大变化。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山东的小伙子,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开了饭馆也有了女朋友,然而就在生活顺意步入正轨时罹患下颌骨癌……辗转治疗终于见到了王建华教授时,他的下颌已窦道形成,红肿流脓,面部严重变形,失去手术机会。经MDT讨论,王建华团队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放疗联合药物治疗),患者窦道愈合,红肿消退,逐渐恢复了正常容貌。小伙子回到山东的几年里,王建华持续随访提醒定期复查,如今这位患者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结婚生子并继续经营饭馆。聊到此处王建华感慨地说:“我挺高兴的。人啊,什么是幸福?我觉得让病人重获新生,就是幸福。”
来到西安大兴医院之前,王建华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工作近20年,任放疗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聊天间记者听出了她的山西口音,她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我是山西人,来西京医院前在山西一家部队医院工作。八年前诊治过的一位宫颈癌患者,突然有天带着家人带着锦旗出现在我的办公室。多年不见,患者牢牢地抓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在网上查了好多次终于找到您了!谢谢您救我一命,我现在一切正常。”
王建华和患者的故事,恐怕是三天三夜都聊不完。她同时提醒读者:希望大家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重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从小就是学霸的王建华,在认准放疗这条专业道路时就明白,医学界以最严格的医学标准来要求放疗科医生,确保万无一失。“我认为做任何事情,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把它干好。这个信念从来没有变过,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医者就要保持对医学的终身热爱和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为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很重要,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行医学探索,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延长患者的生命 ,就是我们所能获取的最大幸福感。”
人物介绍:
王建华,主任医师,西安大兴医院肿瘤科首席专家
曾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工作近20年,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放疗委员会常委,美国UCLA高级访问学者,30多年来,一直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擅长头颈肿瘤、乳腺肿瘤、淋巴瘤、骨与软组织肿瘤、妇科直肠及泌尿系等腹盆腔肿瘤的精准放疗和最佳综合优化治疗。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 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