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岳宁警 赵猛 张梦雅)“报告队长,伤员转运车辆即将到达!”“各小组注意,按分工接应处置伤员!”……仲夏的烈阳炙烤着大地,秦岭山脚下,连成片的空军某部野战卫勤帐篷营地里,却是一派火热的演训景象。
这已经是二级上士乔亮亮第四次参加空军组织的实战化卫勤演训任务了,作为一名战备车驾驶员,他还兼任着所在机动卫勤分队厨师和感染控制员的角色。从一名高中文化的普通战士,成长为拥有本科学历、能够熟练驾驶部队各型号装备车辆的高级驾驶员和一名合格的机动卫勤分队感染控制员,乔亮亮的成长历程正是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聚力培养“复合型”卫勤军士人才的缩影。
瞄准战救岗位职能 一人一案,个个制定培养计划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军士是军队建设的基础骨干力量,加强培养使用才能使他们尽快生成战斗力。”唐都医院党委班子紧盯军士队伍建设要求,探索把握军士人才培养规律,围绕“骨干一精多专、队员一专多能”培养目标,结合个人专业优长和能力现状,精准化、动态化制定军士培养规划方案,尽可能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入伍以来,下士杨慧伟思维活跃、学习力较强、军事素质过硬,在原单位工作实际突出,是一棵潜力很大的好苗子。来到唐都医院后,他很快就收到了自己的专属培养方案——挑起医院兵员工作重担。然而在工作之初,他还是遭遇了不小挑战,总觉得自身能力捉襟见肘,时常感到本领恐慌。
“发现一棵好苗子,就要用心培养,让他茁壮成长。”医院党委为他量身打造职业发展规划,将他送至空降兵某训练基地进行为期3个月的军士参谋业务培训。培训期间他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担任培训队班长一职,更被培训基地表彰为“精武之星”。
“系统的学习让我的奋斗目标变得更加明晰,现在的我动力更足了。”培训归来后的杨慧伟迅速破土、拔节成长,如今,业务工作,他已经完成得有模有样。
紧盯未来战场使命 一心向战,人人争当卫勤尖兵
无独有偶,中士姜昊成被安排进入神经外科手术室实践锻炼,积累了不少临床救治的经验,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实战化卫勤演训任务中,他担任本科学员手术室教员,为学员讲解手术室布局、野战手术车配置及其展开和撤收,通过现场演示让学员们对无菌手术服穿脱、无菌器械使用等有了直观的了解…姜昊成成功驾驭三尺讲台,实现了个人新突破。
从“战士”到“教员”,不仅仅是称谓上的改变,更是责任的加重。利用重大任务等契机,把军士推上前台,放手让他们在任务实践中锻炼,是唐都医院帮助军士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医院将实战实训与军士培养紧密结合,先后派出36人次参加机动卫勤分队综合演练,圆满完成战场侦察布控、铺设叉车栈板、搭建野战医院、布设内部标识警牌、划分战场救治区域等任务,在模拟战场演练中,帮助模拟救治百余人,有效提升各项临战处置能力,为医院卫勤保障力量注入活力和动力。
着眼卫勤保障需求 一专多能,样样都是行家里手
除了量身制订的培养计划,医院党委还对照“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能力标准,用好用活医院自身平台和资源,积极协调退役军人事务局、华为公司等地方有培训和执业资格认证单位,打通军士成才路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康复、特种车辆驾驶、烹饪、摄影摄像等培训,拓展提升军士队伍军地通用技能、认知水平和能力素质。通过充实官兵课余生活,营造“以学促管”的良好氛围,力争实现“入伍即入学,退伍即成才”的目标。
一级上士朱尚宾,是一名标准的山东大汉,挺直的身板和憨厚的笑容是朱班长的标配。作为连队兵龄最长的老班长,入伍14年的他不仅肩负着连队日常的管理职能,还身兼机动卫勤分队体能教练和运动康复专家等多个职务,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高级汽车驾驶证和中级厨师证,成为军士队伍里一兵多用、一专多能的“排头兵”。
“面对时代之变,军士必须成为‘多边形战士’,才能适应新要求。”在朱尚宾的身边,还有很多军士既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深耕、又能在其他专业的“十八般武艺”上聚能。医院一系列的“育苗”活动,给军士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丰收的希冀,发轫于播种的那一刻。如今,在唐都这片热土上,一大批生机勃勃的“复合型”军士群体正在奋力扎根、拔节生长,他们成长成才的路径更加明晰、道路更加通畅、前景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