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李潇帆)近日,西安大兴医院心血管内科张玉顺教授带领团队成功为2名患者实施了院内首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术,标志着医院心内科介入治疗技术进入“植入无残留”时代。
女子头痛20多年,原来是“小心眼”作祟
39岁的女老师小可,间断头疼20多年。近几年发作频繁,从一年疼两次增加到一个月一次,甚至一个月疼好几次。
她一直以为是工作压力大,直到今年寒假,一次开车时毫无征兆的头晕呕吐,小可紧急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毕竟要在心脏上“动刀”,小可回家后就开始了解“卵圆孔未闭”,多方打听到一种新技术——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术。
幸运的是,熟练掌握此技术,被业内称为“封堵第一人”的张玉顺教授就在本地西安。
7月18日,暑假期间,小可带着所有检查资料来到西安大兴医院张玉顺教授门诊。
当天下午,张玉顺带领心内二科张龙主任团队,在超声引导下,通过微创介入技术,不到20分钟,便成功将封堵器精准植入到缺损处,成功封堵未闭卵圆孔。
术后小可恢复良好,完成复查后,第2天顺利出院。
高中生频发头晕,父母全国找最好的专家
16岁的女孩小七,在读高二,近半年突发两次头晕、头痛等症状。
第一次是在5月底,上午10点多,小七跑完课间操后回到教室,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黑板上的字也模模糊糊。
小七父母都是医生,回家后给她吃了点止疼药,想着可能是天气太热导致中暑,休息一下就好了。果然睡了一觉后,小七明显感觉好多了。
又过了半个多月,还是一次课间操后,小七再次出现头晕,比上次严重的是伴随着呕吐,回家后一直蹲在地上,根本没有办法坐着、躺着。
父母带着小七来到当地医院,经神经内科医生及一系列检查并没有发现神经系统疾病。
最终通过心脏超声、发泡实验,发现心脏上有个小孔,确诊为卵圆孔未闭。
明确诊断后,小七父母全网看指南、搜短视频、听学术会议、找同行咨询……疯狂搜罗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办法。
综合对比后,小七父母拒绝了亲戚在上海找的专家,决定来西安找张玉顺教授,用可降解新材料做手术,“我们把张教授的短视频全部看完了,想着孩子还小,要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对她身体和未来生活的影响。”
7月15日中午,一家人冒大雨驱车6个小时来到西安,第二天一大早如约来到张玉顺教授门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
7月18日,手术如期进行,张教授带领心内四科罗文平主任团队为小七进行手术,术后第二天复查一切正常,顺利出院。
卵圆孔未闭
有啥症状?要不要手术?
卵圆孔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必需品”,出生后,多数人会自动闭合。但仍有25%的人卵圆孔未闭,大部分卵圆孔未闭患者无明显症状,无需治疗。
只有通过严格筛查,证实为卵圆孔未闭相关的脑卒中或者偏头痛等患者,医生才会建议通过卵圆孔封堵术来治疗。
镍钛封堵器VS可降解封堵器到底选哪个?
张玉顺教授表示,可降解不仅实现了“植入无残留”,对于患者未来可能行其他介入手术也保留了房间隔穿刺的安全通道,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无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