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郭颖强:在不稳定的命运中,寻找最稳定的自己

郭颖强:在不稳定的命运中,寻找最稳定的自己

2024-09-03 11:30:28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文/赵乐乐 图/倪晶)“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一位兼具医术与智慧且被患者信任的医生,必须保持坚韧和斗志,经过磨砺和沉淀。

这个道理在采访西安大兴医院心内五科主任郭颖强时,有了具体形象化的实感。

时刻待命,全力坚守

采访之前,笔者曾在新闻里看到过郭颖强的名字。6月份时,患有室间隔缺损(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的22岁小伙慕名来到西安大兴医院,郭颖强主任在心脏彩超上发现缺损达到5mm,建议尽快进行介入封堵手术,否则心脏上的“洞”会对身体影响越来越大。郭颖强陪同患者分别找到超声医学科岳瑾琢主任与心血管内科李志立主任,共同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最终,以针尖大小的伤口,介入成功完成高难度“补心”,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这项技术也填补了西安大兴医院先心病封堵的技术空白。

和郭颖强确认采访时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切以病人为主”就意味着所有安排都要为门诊、急诊、手术和各种突发情况让步。一波三折,在记者终于和郭颖强“敲定”见面这天,他又因为一台急性心梗手术而推迟了采访。

当终于见到他时,他穿着白大褂步履匆匆走进办公室,诚恳地为未能按时参加采访表达歉意并说明缘由:“本来今天我只有一台手术,早上就完成了。下午正准备来接受采访时,突然有个急性心梗的病人需要立刻手术,但值班医生正在做另一台急诊,我就顶上了。”

说到这里,郭颖强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家事:下周一就是自己父亲78岁的生日,他天天都在计算时间,争取有个稳妥的方案能和全家人一起吃顿生日宴。“周一肯定是离不开医院的,就想挪到周日,但周日是急诊班,咋办呢?挪到周六吧,但又有两台冠脉手术……”郭颖强正说着,另一位医生艾永飞进来到了,也开始积极地帮他想办法调整。他们对着日程聊了几句之后,郭颖强扭过头对着记者摊手笑笑“还是没办法!我们医生的时间是患者的、是医院的!我父亲很理解我,经常要求我以工作为重,但我会争取陪父母亲补过个生日。”

这种需要时刻待命并改变原计划的情形,在其他职业里也许鲜有发生,但在承载生命之重的医生这里,已经习以为常。

一袭白褂,一腔热血

近30年的从医路,郭颖强将它总结为“丰富而坎坷”。

1996年自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咸阳彩虹医院,3年肝胆外科,7年心血管内科,一干就是十年。2006年,为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郭颖强进入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和介入组工作,跟随全国知名的左健教授主要进行介入先心封堵、主动脉腔内隔绝等介入手术。在重症监护室最忙碌的时候一晚上要管理近50个危重症病人,在这里经历过上万个开胸搭桥、换瓣、心衰,甚至心脏移植的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镜吸痰灌洗、主动脉球囊反搏、ECMO等重症监护的操作也都游刃有余。

郭颖强不仅在心血管外科工作6年,还在心血管内科工作2年。过去即未来,这些时光是磨砺还是礼物?许多年后,他曾于夜幕中站在西京医院心血管内、外科楼下仰望这8层楼,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无限感慨,“在这座楼中我工作了8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也是医疗技术和经验突飞猛进时期。每个日日夜夜、每一层楼、每一间病房、每一张病床前都留有过我辛勤工作和学习的身影。”

身处在精英环绕的西京医院,他充满了进步的动力,在这期间完成了考研读研。“我确实对自己挺狠的。那时候一天假期都没有,我想尽办法挤时间去工作和学习。”笑谈过往,郭颖强记忆犹新:每天早晨6点,他就徘徊在原第四军医大校园里学习,直到快8点匆忙赶去上班;下班后的傍晚被他形容为“背书的最佳时间”;回家以后,为了不打扰家里人休息,他就站在厨房里继续学习……像是不停歇的陀螺,在永远背不尽的知识点里追赶着自己的人生目标。

穿着白大褂穿梭于校园和医院,这段艰苦的日子,让郭颖强扎根于专业并长出繁茂枝叶。在他眼中,手术中的微小细节都关乎生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他在日常工作中向“高手”学习,时刻总结复盘,工作重点、学习心得随时记录在小本本上,白天记了晚上还要看。“搞介入的医生得面对铅板都挡不住的射线,但只要病人平稳了,我就觉得很幸福。这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手术,但日积月累之下做到尽量完美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在不稳定的命运中,找寻最稳定的自己。”是记者跟郭颖强进行深入真诚的交流后,对他的注解之一。

根深百米,任尔风吹

即便已经越过那段最“苦”的日子,郭颖强仍有怀念之情。直到现在,他一直保持着学生时代的作息时间,“科技和医学都在进步,一天不学习就会落伍。我享受沉浸式学习,因为只有今天把书看了,我才觉得没有白过。如果哪天忙得没看书,我就会感到心里空落落得很不踏实。”

不挑病人、不怕吃苦、不怕吃亏,郭颖强始终把这些朴素的价值观留在心底。他自谦地说,“咱人不聪明,但是勤勤恳恳的。我不介意用最‘笨’的方法去实践我的工作,因为吃到的任何‘亏’,都会以成长和经验形式的礼物反哺给我。”

在聊起心血管发展趋势时,郭颖强说,“心血管内、外科有一个共同趋势,就是如今病人的要求都是微创或介入,这就让心内、心外又走到了同一条路上。比如从前换主动脉瓣是需要开胸的,现在可以通过不开刀介入方法,通过股动脉穿刺通路在原位释放人工主动脉瓣,这就免去了开刀的痛苦。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来到大兴医院以后,他最大的愿望是将经皮主动脉瓣置换开展起来,帮助到更多患者。

郭颖强虽然对复杂冠脉、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先天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主动脉瓣介入处理病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依然时刻保持着警醒和精神上的高度紧张。“经验再丰富的医生,也总会碰见危重、高风险的情况。术前、术中、术后管理是关键,关关难过关关过,医生比家属更希望病人平稳,恢复得好。”

踏实、认真的郭颖强,也难得流露出幽默的一面,分享他对待手术的心情,“年轻时,每当一例手术成功,哎呀!真是发自内心感觉到幸福。如今,手术顺利就是应该的,我的幸福指数反而直线下降了。”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坎坷挫折和千锤百炼都藏在时间的缝隙里。郭颖强就像一棵树,具备“根深百米,任尔风吹”的气质。从过往中沉淀的医术和智慧,也将成为他目标明确内核稳定的基石。

人物介绍:

郭颖强,西安大兴医院心血管内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澳门仁伯爵医院访问学者。

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参加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科技核心论文20余篇,SCI 2篇。从事心血管内、外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曾在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工作6年余,西京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专业1年,参加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培训1年。

主要从事复杂冠脉、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介入等治疗。擅长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独立完成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上百例)、外周血管介入、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A)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对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独特之处,特别在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的救治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术任职:陕西省健康管理研究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心脏重症协会委员,陕西省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编辑:杨岚)

(责编:薛诗彤 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