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陕西金融消保——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四大“招式”之 金融诈骗套路多牢记防骗“六不要”

陕西金融消保——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四大“招式”之 金融诈骗套路多牢记防骗“六不要”

2024-09-10 15:14:1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张羽丰)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你以为的“投资”,其实都是诈骗!

什么是金融诈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骗取公私财务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

常见骗术套路:

①不法分子假冒金融机构或社会组织的人员,利用非法收集银行卡号、贷款额度等个人信息,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联系消费者并骗取信任,谎称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网络贷款等信贷产品时产生逾期记录,征信拉黑,如要恢复征信,需要向其专用账户转入资金作为信用保证金,并称随后资金会退回。一旦消费者信以为真,资金转出,不法分子迅速转移资金并藏匿。

②不法分子潜入企业退休群,向群友推荐“高收益保本、按月返还分红”的养老型理财产品。前期,群友能按时收到分红打款,不久后,理财产品无分红,本金也打了水漂,群内群友却突然消失无踪。

③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刚工作的年轻人发送诈骗短信,短信内容为“社保局已经将其社保卡暂停使用,12点前点击链接里的网站,完善信息。”消费者一旦按照短信指示填写银行卡及密码,卡内资金会被迅速转空,造成资金受损。

如何防范金融诈骗?谨记六不要:

不要轻信非正常渠道的电话银行服务。

不要轻信各类中奖、费用返还的短信内容。

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银行卡或网上银行用户名、密码。

不要在设置密码时选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破解的数字或字母组合。

不要登录不明网站或拨打非金融网点公示的电话进行查询咨询。

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避免让不法分子植入的病毒入侵电子设备。



(编辑:薛诗彤)

(责编:王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