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成东丽)9月20日,巴陇锋长篇小说《秦岭人家》新书首发式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会议室举行。
《秦岭人家》以西安郊区终南山下一个叫“塘坝村”的小山村为原型,讲述了一个曾经的孤儿、高考落榜生邛军艰苦创业,在妻子、同学和众乡亲的帮助下,笃定“书记姓邛不信穷”的信念,不断挑战自我,带领塘坝村的村民脱贫致富,并最终将家乡建设成全国经济增长的标杆村的故事。
首发式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张越介绍了《秦岭人家》编辑出版的情况。他表示,小说的故事是中国山乡巨变的一个缩影,也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真实写照,具有为时代留影、为人民造像的重要现实意义。
《秦岭人家》作者巴陇锋介绍了小说的创作思路。他提到,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他不断提醒自己要以大境界、大视野、大情怀书写一群小人物的故事。在书写共同富裕的同时,也写人心、人情、人性,立体呈现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既要回应时代精神,也要经得起历史的、美学的、读者的检验。
随后,与会专家对《秦岭人家》一书进行点评。江西省当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洪华认为,《秦岭人家》立足乡土,讲述了一代农村青年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的创业史。作者选取了1996—2016年这样一个中国乡村乃至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时段作为观察和书写的对象,体现了作者为时代立传的自觉。《秦岭人家》人物刻画较为深刻,有体现人性复杂性的“老支书”,也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又具有现代精神的青年一代。小说视野开阔,叙事场域由乡村辐射至镇、县、大学校园、大都市乃至国外。
《江西文情》主编俞佩淋表示,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讲述乡村故事,对于挖掘乡村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思考乡村在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中的定位,有着积极的意义。
《百花洲》杂志执行主编朱强谈了自己对《秦岭人家》小说创作的看法。他认为,《秦岭人家》的书写是有难度的。60年前,同样在这块土地上,柳青写下了他的代表作《创业史》,塑造了一代奔赴新中国的新人形象。面对这样一座文学高峰,《秦岭人家》的写作难度不只在文学表达上,更在如何认识和刻画生活于同一块土地上的人们,与此同时,写出富有锅碗瓢盆味道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