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秦腔节上围观大戏人气旺 《赵安献马》亮相易俗社文化街区

秦腔节上围观大戏人气旺 《赵安献马》亮相易俗社文化街区

2024-11-03 13:58:2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夏明勤)作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开幕式后的首场演出剧目,11月2日下午,由甘肃省临洮洮苑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新编秦腔历史剧《赵安献马》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精彩上演。

“瑞雪初霁云舒卷,煦日和风艳阳天,福寿盈堂摆茶膳,喜鹊登枝彩灯悬……”作为开放式露天演出,舞台下人头攒动,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戏迷与观众,他们或站或坐,目光紧紧锁定在台上,沉浸在慷慨激昂的秦腔旋律及雄壮的英雄赞歌之中。

《赵安献马》以明朝初期临洮衙下土司赵安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题材,讲述了恰逢赵安母亲花甲寿诞,赵家祸从天降、赵安被发配充军、赵安献马有功出征漠北、赵安拒敌守疆有功等故事情节,巧妙融入拉扎节、花儿、傩舞、马家窑等本土历史文化元素,是一部题材地域性强、剧本成熟度高,极具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优秀剧目,歌颂了临洮各族群众匡扶正义、保国安民的民族精神。

演出过程中,尽管由于演出舞台设施等的限制,演出的是下乡极简版本,但演员们依然全情投入,凭借精湛的演技将剧中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老戏迷孙先生激动地说:“这演出太精彩啦,从编剧到表演,每个环节都无可挑剔,看得太过瘾了!”带着孩子观看的张先生说:“我一直都很喜欢秦腔,今天特意带孩子来感受一下。没想到甘肃一个县级剧团能创作出这么好的戏,这个戏把很多历史文化元素融合得特别好,孩子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好剧,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来自郑州的游客伍女士表示:“来西安旅游,赶上这秦腔节真是太幸运了。之前对秦腔了解不多,但今天看了《赵安献马》,完全被震撼到了。这种露天演出的氛围特别好,演员们的热情和投入,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秦腔的魅力。这趟旅行因为这场戏变得更加难忘了。”

据悉,该剧的主创团队汇聚了众多业内优秀的专业人才。由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一级演员陈淑玲担任总导演,其凭借丰富的执导经验以及对秦腔艺术的深刻理解,通过精心的舞台调度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将剧中故事以最精彩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洮文学创作研究院院长赵怀侠,西安演艺集团三意社艺术总监刘戈兵,西演·周至剧团导演、编剧陈佑军三人共同担任编剧。他们长期深耕于文艺创作领域,此次携手创作《赵安献马》剧本,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加工,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饱满,为整部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陕西戏曲音乐学会常务理事魏锋以及青年作曲家赵晓博担任作曲配器。他们凭借自身专业的音乐素养,精心打造贴合剧情发展、彰显秦腔特色的音乐,为该剧增色不少。

青年舞蹈编导万红、刘馨源担任舞蹈设计,充分发挥创意,编排的舞蹈动作与剧情紧密结合,灵动的舞姿丰富了舞台表现力。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张崇学担任舞台美术设计,精心打造出贴合剧情的时代背景、富有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的舞台场景。青年灯光设计师杨元利通过巧妙的灯光运用,营造出不同的氛围,烘托出剧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

现场,随着剧情的推进,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着广大市民和游客,台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不少观众还跟着节奏轻轻哼唱,融入秦腔盛宴之中。

整个演出过程中,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不仅展现了《赵安献马》这部新编历史剧的艺术魅力,也生动诠释了秦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活力。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围在舞台周围,与演员们交流感受,分享这份来自传统艺术的感动与震撼。(秦毅供图)

(编辑:吕媛媛)

(责编:薛诗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