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阳光新课程改革:“爱育”温暖求学路

阳光新课程改革:“爱育”温暖求学路

2024-11-04 20:34:2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 心理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学会爱自己,感受“我很重要”的理念;实操实践,孩子们在动手实验中,掌握了物理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课堂主动性还给孩子,教给他们不会的主动想学的知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展现他们自信、活力、主动、多彩的青春面貌……近日,记者以“学生”的身份,走进陕西西安爱知中学,深入课堂,沉浸式体验,让人大开眼界,中学课原来还可以这么上? 

在这里,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校通过构建阳光课程体系,重点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以“阅读、思考、表达”为主线,形成了爱知特色的“五学”“三分”新课堂。与此同时,该校还深挖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将思政课、素养提升、育德创新融入课堂教学,实现师德师能同步并轨、双向融通,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熏陶相结合、活动育人与环境育人相结合,着力营造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催人奋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 

心理课堂:大声说出——我很重要!

“我自己很重要,我将更好地爱我自己。”“我对父母很重要,因为缺少我,他们就少了一个疼爱的人。”“我的品质很重要,我应该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我对社区中的流浪猫很重要……”“我对朋友很重要……”

10月24日上午,在陕西西安爱知中学心理发展中心,初二四班《我很重要》的心理课堂上,同学们依次勇敢地站起来,对老师和全班同学大声说出了——“我很重要”,掷地有声,令人动容。

严静老师这堂“我很重要”的心理课,以毕淑敏同题散文《我很重要》为切入点,组织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互动,拉近组员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懂得重视自己,明白“我”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这个世界都很重要。课堂氛围温馨活泼,孩子们作为主角,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自信地说出了关于“我很重要”的宣言,让同学们在心里种下了“我很重要”的种子。 

“上完这节课,我突然意识到,我对家人来说,是父母珍爱的孩子,对同学来说,是可以谈天论地的知己,对老师来说,我是一个可爱的学生,我意识到我很重要。”范子熙同学说。

“孩子们通过这堂心理课的学习,对心理学有了科学的认知,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让同学们能够在文字的熏陶和情感的浸润中深深地去理解我很重要,在遇到困惑的时候,在否定自己的时候,在想要伤害自己的时候……能够意识到我很重要。”严静老师说,“孩子们明白了心理就像身体会感冒一样,也有困惑、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现象。光靠课堂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也会全方位为学校的学生、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心理工作。”

据悉,学校有专业的“心灵驿站”,学生可以通过预约单,随时向老师寻求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这样沉浸式的心理健康课堂,让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洒满阳光,助力孩子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物理课堂:小小电路连接“点亮”科学大梦想

“吕奕辰同学,教具上是四位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成就,请你通过正确的电路连接,点亮中间的小灯。”随着老师的话音落下,吕奕辰从容地走上讲台,将电路连线一端与邓稼先相连,另一端与两弹元勋相连,教具上的小灯被点亮,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近日在初三(四)班物理课堂上的一幕。同学们争先走上讲台,通过正确的电路连接,点亮了教具上钱学森、邓稼先、赵忠尧、袁隆平四位科学家相对应的杰出科学成就。

在石琳老师巧妙的设计下,物理知识与科学家的杰出成就相结合,通过电路连接的方式,让同学们既掌握了电路知识,又了解了科学家的杰出成就,思政课巧妙地融入物理课堂之中,真正实现了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深度融合,让思政课无处不在。

郭品希同学说:“这样的物理课很励志,我们认识到,学好物理知识,不只是为了考高分,会安装电路开关,应该以科学家为榜样,为我国的科技强国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随后,石琳老师以医院病房的呼叫系统为例,引导同学们进行实践操作。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纸板、画笔、电路等材料,亲手制作了自己的“梦想小屋”。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跨学科地融汇了美术、思政、历史、心理等多学科知识,展现了石琳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小小的电路连线,不仅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物理知识,点亮了同学们的科学梦想,更激发了同学们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的热情。  

数学课堂:“三不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在初二年级(八)班的数学课堂上,从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到小组讨论、深度思考,再到反复实践,获取真知,已经成为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每个课堂的标配,40分钟里,笑声、掌声、讨论声,声声入耳,提问、思考,动手做,环环相扣。

宋海艳老师执教的《一次函数图象》一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精巧的问题设置和亲身示范,组织学生独立操作并深入思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变换角度反复提问,创设情境不断练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论证,随机抽查现场评价,数学课堂上将“阅读、思考、表达”予以贯通,在实践中锻炼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课堂上,学生能自己读懂的知识,老师坚决不讲;学生能通过思考探索出来的知识,老师坚决不讲;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来的知识,老师坚决不讲。”宋海艳老师表示的课堂“三不讲”原则,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  

尊重个体:每一个孩子都能出彩

在陕西西安爱知中学做学生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天上学,校长都在校门口微笑迎接我们,这一天就觉得温暖有动力。老师也对我们很关心,很细心,有时候数学课我不太会解的题,老师会在下课后,主动把我叫到办公室,耐心地给我讲解。”初二年级的毕明展同学说。

尊重个体差异,激发成长潜能,“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出彩”。陕西西安爱知中学坚持对学生开展全过程评价,唤醒成长内驱力,让学生收获更多认同和激励。 

学校党委书记樊世杰说:“我们学校引进了作业系统,根据薄弱、中等、优绩学生分层布置作业,相同的知识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本着尊重个体差异,激发成长潜能的宗旨,学校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校园之星’‘十奖学生’‘五好学生’‘先进班级’等评选表彰,让学生在肯定中进步;开展三位一体家长会,进行家校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多元评价的结果导向让学生收获更多认同与激励,让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中更富自信。”

思政课老师李华丽告诉记者:“老师对待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如果一个孩子遇到困难,我们办公室里每个老师都会伸出援手,一起来想办法去帮他解决问题,一起去爱孩子,这是我们学校每位老师的一种共识。”

“爱”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变得更加阳光和自信。陕西西安爱知中学的老师们春风般的温暖和关爱,犹如一束“挚爱”之光,照亮着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编辑:钟雨琪)

(责编: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