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峥向客商介绍玫瑰产品。
曾经在新西兰攻读精算和AI专业的周峥,回到家乡宝鸡当起了“新农人”。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周峥带着“秦岭玫瑰”亮相陕西老字号步行街展区。
芬芳玫瑰进博会上受关注
“我们的玫瑰花产业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昨日,宝鸡市渭滨区秦岭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峥向往来的中外客商介绍,“我们拥有500亩的生产基地和20亩的加工区域,生产玫瑰化妆品、玫瑰酒、玫瑰花茶和玫瑰食品四大品类16个子项的产品。”
展位上,精致的玫瑰化妆品、醇香的玫瑰酒、清新的玫瑰花茶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来自深圳的赵瑞诚在品尝了秦岭玫瑰之后,赞不绝口,“我是做旅游民宿的,你们的产品是不是有机的?品质怎么保证?咱们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我们的园区坐落于秦岭腹地。生产种植过程全部采用人工采摘和除草,确保产品的纯净与自然。同时,我们选用重瓣红玫瑰这一品种,含油量高、抗病力强、色泽鲜艳、落花率小。”周峥说着,打开花茶盖子让赵瑞诚闻,“以花茶为例,我们采用低温烘干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
赵瑞诚和周峥交换了联系方式,双方约定进博会后尽快促成实地考察。
玫瑰助村民致富增收
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相距1530余公里的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李家槽村,正是秦岭玫瑰“出生地”。
“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当地群众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秦岭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总监郭剑英表示,合作社近年来重点实施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联农带农技术推广行动,通过订单加技术支持的方式,在周边村庄推广玫瑰种植,现已覆盖近200余户农户。
村民马社科是其中受益者。“我把家里的地都种上了玫瑰花,每年亩产值能达到四五千元。”他高兴地说,“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还负责产品收购,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周峥告诉记者,除了种植环节,合作社还优先招聘周边村庄的剩余劳动力,让他们成为产业工人。
李家槽村村民梁双枝就是其中的一员。由于家里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她无法外出务工。自从合作社开始招工,她便加入了进来,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兼顾家庭。“我在这里打工很灵活,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足够补贴家用了。”
进博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本届进博会,对于秦岭玫瑰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周峥告诉记者,入驻陕西老字号步行街展区后,他的目标更加明确——聚焦商务洽谈,拓展国际市场。
11月6日晚,进博会间隙,周峥在上海约见了一位新西兰经销商,双方就玫瑰产品的出口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次会谈非常成功,我们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周峥说。
其实在进博会前夕,合作社便在陕西省商务厅的牵线搭桥下,与新西兰的农业部门进行了洽谈,为未来的出口业务奠定了基础。
“进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让我们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商家面对面交流,展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周峥表示。
随着产品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合作社的效益也在逐年攀升。“我们着手打造玫瑰种植基地,进行农旅融合方面的尝试。目前,园区附近已搭建有两个帐篷营地,并在玫瑰花田中建造了打卡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农旅融合,将500亩园区打造成适合亲子游玩和研学的整体园区。”周峥透露,“我们还将升级销售端,将产品打造为精品农业产品,销往更大市场。”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