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文物医生”施妙手 38件(组)青铜器“重焕新生”

“文物医生”施妙手 38件(组)青铜器“重焕新生”

2024-11-14 17:18:5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争耀)残破的青铜器器壁得到修补,缺失的青铜器构件、纹饰得到补全,被锈斑覆盖的青铜器得到清理......近日,经过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专业团队5个月的努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的38件(组)青铜器完成修复,珍贵文物“重焕新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是省、市文物局及该院2022-2024年度的重要目标任务。此次修复的青铜器共38件(组),以食器、酒器为主,还有少量兵器,铸造时间从商代到汉代,均为宝鸡地区出土,有群众发现主动上交的,也有文物部门面向社会征集的。由于年代久远,这批青铜器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破损、残缺等状况。“2021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启动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针对这批青铜器制定了保护修复方案,今年6月开始实施,11月初完成修复。”据本次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负责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刘成介绍,在实施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过程中,严格遵循文物保护修复原则,以传统修复加科技手段,最大程度地提取文物所携带的信息,为文物的研究和展示提供科学依据。

宝鸡文物古迹众多,尤以青铜器的出土最为著名,历代出土的青铜器涉及祭祀、征伐、婚聘、朝觐、礼乐、盟誓、贡赋、贸易等方方面面,成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文化的重要资料。然而,经过几千年的埋藏,许多青铜器出土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变形、开裂、破碎等情形。面对文物残、损、破、伤的疑难杂症,文保工作者凭借高超的“医术”,使文物“起死回生”。“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医治’过程更加精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保护管理部副主任崔睿华举例说,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可以检测出青铜样品中铜、锡、铅等合金元素的含量,了解器物的材质特点;三维扫描技术可以让人直观了解器物的修复进展,再利用3D打印技术对残缺部分进行精准打印,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修复,几乎可以做到完美契合、分毫不差。

除加强修复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通过智能安防系统和预防性保护检测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展厅和库房文物所处的环境,精确测量和记录湿度、温度以及防震等各项关键指标,一旦数据超出安全范围,系统便会立即发出警报,以便迅速采取措施,使文物处于最佳保存状态。

(编辑:钟雨琪)

(责编:吕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