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张彦刚)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丰收节上,来自西工大海天苑农场的丰收果实,在师生忙碌的劳作下华丽亮相。经过同学们的悉心栽培,一年间共38种农作物成功收获5000斤,可谓累累硕果,让人们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丰收喜悦。
当天的丰收节上,虽然冬雨绵绵,但丰收节的现场热火朝天,通关文牒、各式各样的美味小吃令人目不暇接,同学们纷纷前来打卡。此次丰收节。西工大还特地引进多种非遗传统项目体验走出课堂,剪纸、皮影、活字印刷、掐丝珐琅等绝活,让参加丰收节的学生目不暇接。活动现场,同学们一起体验“手艺活儿”,边学边做,乐在其中,细细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手工技艺的温度中触碰历史的脉络。
同时,在现代技术的魅力中展望未来,3D打印、热缩首饰等为传统赋予新的生命力。纸浆画的质朴、缠花的细腻,香囊的馨香、书签的雅致,每一件作品都是大家对美的独特诠释。
忙碌了一天,师生们齐聚云天苑餐厅,热热闹闹地包饺子,薄薄的饺子皮包里包裹着多彩的馅料,韭菜鸡蛋的清香与牛肉大葱的浓郁交织在一起,每一口都是丰收的味道。农场里充满“小惊喜”,这里不仅能体验劳动的快乐,也是日常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劳动不仅是简单的体力付出,更是创新的源泉。据介绍,今年西工大海天苑农场带同学们走出校门,参观现代农业教育展示基地、传统文化展示基地,亲身体验科技创新对传统农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将智慧融入劳动,将劳动转化为“总师型”人才成长的养分”西工大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介绍,学校海天苑农场是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中将劳动教育和心理育人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成功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
2024年农场聘请专业团队指导学生开展蔬果种植、养护与采摘,持续为生命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自动化学院等提供科研用地。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劳动中感悟知行合一的真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全年共有约2600名同学参与劳动实践,种植收获农作物38种,到目前已经进行多次农作物分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