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未老关爱”汉台实践:用爱温暖老小两端

“未老关爱”汉台实践:用爱温暖老小两端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2024-11-28 14:49:0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吴敏 马宁博)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流动频繁、留守儿童与空巢独居老人现象日益凸显、计生特殊家庭精神需求难以满足、城乡资源分配差距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些挑战,汉中市汉台区创新实施“未老关爱”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旨在精准对接未成年人与老年人两大群体在生活、学习、情感、健康等多方面的独特需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联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各方力量,打造具有汉台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为解决此类社会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敬老爱老:六大关怀行动,传递温暖与陪伴

情绪关怀,走进每一颗夕阳之心:走访发现,居家老人最需要的是情感慰藉,我们把与老人聊天作为第一关怀,走进老人家里拉家常话生活。如新时代文明志愿者边与汉江路社区的老人吴奶奶一起包饺子,边聊外地的子女和日常生活,一下子打开了老人的话匣子,让其感觉不再孤独与寂寞;汉中路街道独居老人唐奶奶肢体三级残疾并患有严重的脑瘫后遗症,志愿者长期坚持为她打扫卫生,陪伴聊天解闷,使其不会觉得孤独。

生日关怀,这世界总有人在惦记:随着职业流动性增强,众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生日时常冷冷清清,缺乏陪伴与祝福,基于此我们开展生日关怀行动。黄家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考虑到70岁以上老人渴望社交与温情,精心筹备集体生日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搀扶老人入场就座,当烛光摇曳、歌声响起,老人们泪光闪烁,紧紧握住身旁人的手,彼此分享过往生辰故事,在欢声笑语里,归属感满溢心间。汉中路街道南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别出心裁开展“银发少年老友记重阳游园”生日活动,老人们在重阳节集体庆生时,多年老友相拥,新朋相谈甚欢,孤独感烟消云散,真切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热忱。

生活关怀,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丽: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当下,老人们于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退休后闲暇时光增多,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填补,渴求知识更新、才艺修习的平台;另一方面,随着身体机能渐衰,饮食筹备、家务打理、融入数字生活等事务愈发棘手,基于这些现实难题,我们从多维度开展生活关怀行动,全力托举老人的幸福生活。基于此,我们从三个层面扎实开展生活关怀行动,全力托举老人的幸福晚年。一是文化滋养,整合社区老年大学学习资源。具备条件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动整合社区老年大学,为老年群体搭建求知学艺的舞台。如:在汤房社区老年大学,秉持着丰富精神生活、促进社交融合的初衷,开设了书法班、舞蹈班、读书班等多元课程,让老人们告别单调日常,寻得心灵归处,在文化滋养中重焕活力。二是烟火守护,做好日间照料胃暖心更暖。考虑到老人就餐不便、饮食营养难均衡,像西郑营村的“孝老爱亲 志愿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他们在乡村食堂贴心开设早餐服务,每日清晨“1元早餐”实惠又丰盛,热气腾腾的馒头、米粥,搭配爽口小菜,暖胃更暖心;清水湾社区食堂补贴午餐荤素搭配合理,食材新鲜烹饪精心,老人们围坐,边吃边聊家常,既解决吃饭难题,又营造热闹相聚氛围,让日常用餐充满温情,生活便利性显著提升。三是贴心帮扶,开展志愿家政服务。生活琐碎常绊住老人前行步伐,为此众多爱心团队踊跃行动,各展所能传递温暖。“戎耀风景路”志愿服务队,响应老人居家维修诉求,水电故障、家具损坏时,他们迅速上门,凭借精湛手艺,螺丝刀、扳手挥舞,让老化灯具复明、松动柜门归位;“千美丝”理发服务队,带着专业工具穿梭社区,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巧手修剪下,银丝利落有型,老人们容光焕发,重拾精气神;塔儿巷社区聚焦老人“数字鸿沟”困境,开办智能手机培训,志愿者手把手教学,从基础操作到社交软件使用,老人们学会视频通话“见”儿孙、便捷扫码购物,跟上时代步伐,生活便利性、社交活跃度双双跃升,尽享美好晚年。

节日关怀,让我们一起快乐:诸多老人的子女为生活打拼,难以在父母身边尽孝,平日里聚少离多,传统佳节时阖家团圆的期盼愈发浓烈。鉴于此,我们紧扣传统节日脉络,依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从三个层面开展节日关怀。一是民俗传承,激活传统仪式魅力。东大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在春节前夕,开展“墨香暖冬,福满社区”写春联送福字活动。书法能手们挥毫泼墨,大红春联上,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词句跃然纸上,福字写满对新春的祈愿,随后志愿者们带着这些“墨宝”穿梭街巷,登门为老人张贴,往昔春节记忆涌上心头,传统民俗在互动中传承延续。千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元宵节时,组织的舞狮、彩莲船表演,在热闹非凡的氛围里,重燃对传统节庆的热忱,感受古老民俗蕴含的蓬勃生命力。二是欢庆聚首,营造温情团聚氛围。重阳节时,北关街道石马路社区、老君镇金光村、河东店镇褒河社区、七里街道马家坝村和文庙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饺子宴,邀请辖区老人参加,与志愿者们一起摘菜、和面、调馅、包制、品尝热气腾腾的饺子。中秋节之际,朱家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情暖金秋,共叙和谐”主题活动。辖区老人们与家属并肩而坐,嗑着瓜子、品着香茗、共享月饼,亲情在舌尖与心间交融,阖家团圆之感愈发真切。三是贴心陪伴,填补亲情缺位遗憾。在各个传统节日,各镇街道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纷纷行动起来,志愿者为出行不便老人提供接送服务,助力他们奔赴社区活动现场,参与健康讲座、茶话会、饺子宴等,全程悉心照料,用陪伴让老人尽享节日欢腾,于特殊日子里收获满满温暖与慰藉,让传统佳节成为他们心底最美的记忆。

健康关怀,守护每一个生命: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率攀升、健康防护意识参差不齐、日常保健知识匮乏等健康问题愈发凸显。秉持“预防为先、防治结合、身心并重”理念,积极组织多元健康志愿服务活动,筑牢守护老年生命健康防线。与区红十字会紧密协作,重磅推出“未老关爱”——应急救护知识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汇聚专业师资力量,深入浅出传授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应急救护知识与实操技能,提升老人自救互救能力;精心筹备区医联体志愿队进社区义诊活动,医疗团队携专业设备驻场,有序为老人量血糖、测血压、查心肺功能,依据个体状况精准发放日常用药、给予医嘱建议,将优质医疗服务送抵家门;在汉台区东大街街道莲花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义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专家登台剖析老年常见疾病成因、症状、防治策略,结合实例答疑解惑,讲座后配套义诊,“一站式”满足老人健康诉求。

光影关怀,定格和回忆曾经美好时刻:基于当前老年人普遍珍视回忆却常缺乏影像留念以留存美好瞬间的实际情况,依据心理学研究中回忆重温可提升幸福感的理论依据,积极开展光影关怀相关工作。如在黄家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未老关爱——定格时光印记”活动,邀请专业摄影师为老人拍摄全家福照片,拍摄过程注重精准捕捉老人们自然、幸福的瞬间,全方位展现其独特魅力与精神风貌;汤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回首芳华岁月 弘扬新婚风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专业摄影师为金婚老人补拍婚纱照,并将照片冲洗装裱,方便老人随时欣赏,使其得以沉浸于幸福往昔之中,切实通过此类活动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一抹温暖而珍贵的亮色。

关爱未成年人:五大关爱行动,助力未成年人成长

筑牢成长关爱校外基石,解锁多元发展潜能。为了解决学生课余时光“看护真空”,常规校外成长资源零散、优质平台匮乏,难以满足求知探索渴望等问题。汉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联动各方力量,汇聚多方合力拓展校外关爱,给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发展。组织开展“未老关爱”——乡村儿童暑期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召集300余名学生参与为期三天研学,涵盖艺术、科学、生命、人文等特色课程,借丰富特色课程为成长赋能、视野“开窗”。同时,鑫源街道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核心安置区联合社区共同举办暑期“乐淘淘”公益课堂,七里街道崔家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七彩假期 逐梦启航”志愿公益夏令营活动。

完善心理关爱辅导体系,守护未成年人心灵。面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着力探索“家校社”联动机制,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辅导。建好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志愿服务提供平台载体。引进北京绿萝心数公司,以高质量服务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举办“未老关爱”同行,共筑健康未来——2024年秋季心理健康家长培训会,吸引240余名家长共同参与。以“懂”孩子,更会“爱”孩子为主题,借典型案例故事,围绕青少年身心特点、心理社会问题、亲子教育误区等与家长互动交流,引领“家校社”协同助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强化文化关爱传承纽带,浸润未成年人精神。现代生活节奏快,未成年人深陷学业压力与电子设备、流行文化的包围,对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陌生,亲子间相处时光被严重压缩,家庭文化传承纽带愈发脆弱。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通过文化活动可以增进亲子情感,传承文化血脉。鉴于此,我们策划推出系列精彩主题活动,以文化润泽心灵,重塑亲子关系,传承经典文脉。如龙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品味书香 浸润心灵”世界读书日亲子阅读活动,通过古诗朗诵、知识问答、互动游戏、礼物互换等,加深亲子情感,营造浓郁文化氛围,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扎根于每个参与者心底;风景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朝夕相伴 绘制文明幸福社区”活动等,为未成年人搭建多元学习娱乐平台,助力其奔赴全面成长之路。

构建安全关爱防护网络,保障未成年人成长。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能有效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六不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等宣传活动,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与安全防范意识。组织百余名初中生观看法治题材电影《第二十条》,并邀请检察院、公安汉台分局等专家结合电影情节解读刑法相关内容,切实强化青少年法治观念。

拓展社交关爱实践平台,助力未成年人发展。公益活动是培养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精心策划组织多样公益活动,激励孩子踊跃投身公益活动,培育团队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如风景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中节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组织未成年共同完成环保公益活动,培养团队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塑造积极健康人际关系理念。

(编辑:范丽娜)

(责编: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