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呼吸道疾病易发。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局邀请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徐纪茹围绕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以及肺炎支原体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肺炎支原体及流行特点是什么?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个类别,因其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能使支原体黏附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引起肺部感染,所以被称为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侵入机体后黏附在呼吸道黏膜表面,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喘息等。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约1-3周。早期主要表现为低热、疲乏,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伴有头痛、肌痛及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主要症状为咳嗽,典型的特征为阵发性、刺激性、剧烈干咳、夜间为重。常出现迁延性咳嗽,持续4周甚至更长时间,即使支原体肺炎影像上肺部病变消失后,咳嗽症状仍有可能会困扰病人很长时间。
“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如何预防?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大多数轻症患者不经治疗也能自愈。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要避免选用针对细菌细胞壁类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等抗菌药物。而应选用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的抗生素。
“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如何预防?一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二是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尤其应注意疫苗接种;三是在疾病高发季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如确需前往,建议佩戴外科口罩;四是减少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时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五是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做好室内通风换气。(记者 张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