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3D打印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良性气道狭窄

“3D打印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良性气道狭窄

2024-12-12 19:33:2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姜华 记者 阮班慧)近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实施经硬镜下个体化硅酮支架置入术,成功救治一例难治性气道狭窄患者。

3D打印气道重建                           3D打印气道模型

患者薛某某,因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中心气道狭窄,最窄处直径仅4mm,狭窄程度85%,狭窄长度约22mm,且距离声门仅为2cm,需每月高压球囊扩张+瘢痕清除镜下治疗1-2次,才能保证气道通畅。患者属于难治性中心气道狭窄,面临多次住院全麻操作,且随时有窒息风险,可能危及生命。

呼吸内科潘蕾主任接诊患者后组织团队病例讨论,该患者手术难点主要是狭窄部位离声门近,若支架置入后影响声门开合,会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发声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因此手术既要保证支架支撑气道,保证呼吸,还要保证支架置入不能影响声门开合。

术前,呼吸介入团队分析患者气道三维重建数据决定置入14-12-14沙漏型硅酮支架,由唐都医院3D打印中心伊江浦工程师重建并3D打印出气管模型,结合模型对支架起始部位进行个体化设计。

潘蕾主任、姜华副主任顺利完成手术操作,置入硬镜后,使用接触式激光消除瘢痕,高压球囊扩张后顺利置入支架。术后1月复查支架置入后与管壁贴合良好,支架周围无肉芽组织增生,并且不影响声门开合,患者顺利进入管腔塑形期。

唐都医院呼吸内科金发光教授指出:硅酮支架也称Dumon支架,可用于治疗气道狭窄,放置及取出需要使用硬质支气管镜,其最大的优点是可根据患者病灶部位、特点进行现场加工,从而制定个体化方案。由于患者气道解剖、病变部位和性质不同,甚至会出现气道扭曲变形,常常造成支架无法与之精准匹配,支架过小则容易移位,过大则容易与气道黏膜产生摩擦,导致肉芽组织形成,造成气道再狭窄,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

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建模,术者可依照3D打印模具对现有支架进行改造,包括裁剪、改变方向、封堵处涂抹药等,可以有效提高硬镜下支架置入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硅酮支架相比金属支架容易取出,但也存在支架管壁厚、容易出现痰液滞留的缺点,术后需要仔细科学地维护。支架置入是呼吸介入四级手术,必须严格把握适应症,3D打印联合硅酮支架技术为难治性气道狭窄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编辑:王熙玥)

(责编: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