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张爱娟记者 亓敏)12月13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第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名单,共有22家单位入选。国营惠安化工厂作为我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工业遗产名录。
国营惠安化工厂是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建厂初期的名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厂先后建成的办公楼、火车站、文化宫俱乐部等设施,具有时代的标志性,是我国工业文明的见证,承载着一代代兵工人的创业艰辛和美好记忆。
惠安工业遗产包括余下火车站及惠安铁路专用线、惠安文化宫俱乐部、1号办公楼。其中余下火车站及惠安铁路专用线于1955年5月开始建设,1958年投入使用,铁路专用线长35公里。惠安由当年偏僻荒凉的苏泉乡变成现在的现代化工厂,初具城市化规模的新余下,参与惠安建设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无数的工业装备和建筑材料都有赖于这条铁路专用线。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它为国家的国防工程和地方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目前留存有老式站台、运转楼、廊桥,可存放200个车皮的6股铁道、全长35公里的铁路专用线等生产储运设施,在火车站附近还有惠安人自己建造的人工湖—惠安湖。铁路专用线是国家在156工程建设期间大部分军工企业都配置的重要设施,但是有35公里长(是西安市17个156项目中最长的),同时集铁道、铁路桥梁、车站、天桥和编组站功能设施完备的铁路专用线,惠安是独一份。从规模到门类配置,最具有“一五”期间大型工装的规划和建筑设计特色,是铁路专用线的典型代表。余下火车站保持着老火车站的风格,锈迹斑斑、风格独特的铁廊桥,见证着惠安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
惠安文化宫俱乐部, 195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是余下地区的地标建筑,前面为横向三层砖木结构,后面剧场为一层纵向砖木结构,总面积2708平方米,是工厂举办大型会议、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地方政府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集中地。建成以来,共举办各类晚会300余场,播放电影上千场。工厂工会在文化宫顶楼建立展厅,展示工厂70年来的职工文化生活,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惠安文化宫为丰富本厂职工和余下的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厂1号办公楼,是工厂建厂初期修建的第一座办公大楼,于1958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办公楼坐西面东,为四层,其中地下一层为贯通式人防地下室,楼体为砖木结构的苏式建筑,顶部设有防空专用瞭望台,地面以上三层共114间,4000平方米。1965年1月15日,钱学森来厂在1号办公楼三楼会议室,主持召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技术工作会议,高度评价惠安为我国新型火箭发动机技术赢得了两年的时间,是无价之宝。钱学森在1号楼工作了两周,指导科研技术人员解决了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等多项技术难题,为日后我国火箭发动机技术研制,乃至后来东方红卫星的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钱学森的鼓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惠安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不懈努力,是惠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安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不断发掘工业遗产价值,使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厂史学习的珍贵素材,充分发挥遗产资源传承工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