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姬娜)“我想录个视频,等你们走后,我一个人可以多看看。”家住西安市杜城街道书香林苑社区的左先生,看着眼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说道。“小孩哥”“小孩姐”参与社区“童”治理,给自己带来了欢乐。
“小孩姐”“小孩哥”上门 老人乐开怀
今年72岁的左先生是独居老人,因身体不便,整日宅在家。1月19日,“小孩姐”的到来,让安静的小屋一下子热闹起来。
“爷爷,鸡蛋很有营养,吃了对身体好。”“洗手液可以帮爷爷清洁手。”“小孩姐”们手捧鸡蛋和洗手液送给左先生。
随后,“小孩姐”们给左先生表演节目。被欢声笑语所感染,左先生也为孩子们唱起了儿时喜欢的《卖报歌》……
临走前,左先生拍摄了和孩子们互动的镜头。“上一次孩子们来的场景,我至今还记得,看着下一代健康地成长,又这么有爱心,这种喜悦维持了很久。今天,我也唱了儿歌,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拍视频留个念想,之前屋子里空荡荡的,从早到晚,只有电视机的声音陪伴着我……”左先生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爷爷,我们还会来看您的,我把您的电话记下,以后有取快递的事,我和我妈妈取了给您送过来。”读二年级的小朋友祁潆萱说。
“小孩哥”们则带着礼物来到76岁的李先生家,老人正在照顾双腿截肢的老伴。孩子们拿起抹布、扫帚,帮老人打扫卫生,杜子俊小朋友还帮老人按摩。“孩子们能来看我们,我们心里很高兴。”李先生摸了摸孩子的头笑道。
“在入户之前,社工老师指导我们参加挑战活动,我们小组获得最高积分,换取了礼物,并将我们精选的礼物送给老人。”“小孩哥”胡正豪认为,他是社区的小主人公,能帮助爷爷奶奶,自己很有成就感。
读五年级的李萧柔参与活动10次,她说:“我之前参加了擦玻璃、扫地、表演节目、做手抄报和入户调查等活动,希望以后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儿童议事非儿戏 “童”心共创友好社区
“小孩姐”“小孩哥”参与“童”治理,是杜城街道社工站与西安和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新开展的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
很多人觉得小孩在社区干不了什么事,杜城社工站驻站社工黄文娟认为,其实小孩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以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童”参与,也能以“小手拉大手”的模式,实现社区治理与儿童友好的同向发力和共同进步。
当然,这样的团队需要经过社工的指导。先是招募6-12岁乐于参与社区服务的儿童;然后组建团队,以丰富多元的兴趣实践体验为切入点,提升儿童志愿服务的凝聚力、内在力、表达力和行动力;最后进行实践,比如入户慰问老人、问卷调查、文明创建和社区议事等。
家长李女士分享道:“孩子参与活动后,学会了尊老爱幼,提醒别人不乱扔垃圾、遛狗要拴绳,外出时也会关注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等,我会继续支持她参与。”
“如今,我们组建了‘小孩姐’‘小孩哥’志愿服务队。”黄文娟说,希望更多儿童以“社区小主人”的身份,从“1米视角”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撬动更多人群、各方力量参与,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搭建一个儿童友好议事的环境,让社区更美好。截至目前,服务队开展活动11次,包括能力建设、社区议事和志愿活动。